從中國的幾項數據來看,人民幣持續走弱的可能性相當高。
人民幣入籃波動加劇 TRF風暴恐捲土重來

去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IMF)宣布人民幣將納入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在1個月內貶值4.12%,並進一步造成全球資本市場大幅修正。而今人民幣於10月1日正式成為特別提款權的組成貨幣,這可能會是人民幣另一次劇烈波動的開始。
首先,中國人民銀行在9月初公布的8月外匯儲備規模為3.18兆美元,不僅連續2個月減少,更創下2011年12月以來新低。而更能夠明確衡量資金流動的外匯占款數據,8月規模為人民幣23.24兆元,是自2015年11月以來連續10個月下滑,顯示中國資金有持續外流現象,如此當然會對人民幣造成貶值壓力。
中國政府為了不讓人民幣走勢失控,只能夠以賣出外匯儲備並買入人民幣的方式來維穩匯價。以2015年為例,當年外匯儲備規模減少約13%,其中人民幣貶值最劇烈的12月,單月減幅超過千億美元,並創下歷史紀錄,最後人民幣在該年度全年貶值5.87%。
而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在7月減持美債的規模,已創2013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這不僅是連續第2個月減持,其所持有的美債規模也降至1.22兆美元,創下3年多新低,顯示中國政府仍持續透過外匯干預的手法來維持人民幣走勢。
什麼時候中國政府會再度放手讓人民幣貶值呢?一種可能是在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後主動放手;另一種則是在美國再度啟動升息後被動貶值。而這兩者很可能在接下來幾天至幾個月就會發生。
倘人民幣再度出現急貶,對資本市場當然是不利的訊號。在台股方面,金融業、中概股與部分電子業者可能要面臨匯損問題,其中金融業尚未完全平息的人民幣TRF風暴則可能捲土重來。投資人應密切關注人民幣接下來的走勢,以及對資本市場帶來的衝擊。 (攝影:董孟航)

作者王伯達

現任投資公司顧問,同時為多本雜誌撰寫專欄並出版個人著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