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全球主要經濟體已經逐漸擺脫通縮,通膨再起很可能會是接下來的主軸,這將會改變市場對於貨幣政策的預期,並進一步反應在金融資產價格上。
【達觀股市】通膨預期快速升溫 股價恐修正

美國在上週公布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季增年率為2.9%,不僅優於市場預期的2.5%,也是2年多以來的最大增幅,顯示美國經濟在經歷上半年的疲弱走勢後,又重新走上復甦軌道。而在下週美國總統選舉結束,排除政治影響後,聯準會幾乎已具備充分的主動升息條件。
食品物價大幅攀升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報告指出,9月份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創了近18個月新高,其中乳製品、油以及糖的漲幅最大。除了民生物資以外,工業物資的價格也持續上漲,今年以來鋅價漲幅達50%、鎳價上漲35%、鐵礦石漲20%、鋁價漲15%,而原油價格也回升到每桶50美元左右。倘若這些基本物資價格持續上揚,通膨可能會進一步傳導至終端消費品。
從通膨數據來看,英國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創下2014年1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美國方面,聯準會所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69%,已是2012年1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也相當接近聯準會2%的目標水準。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創波段新高

中國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9%,較上個月出現大幅度上升。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在9月份由負轉正,結束了自2012年3月以來的下降趨勢。
對投資人來說,貨幣寬鬆的條件正一點一滴在消逝。即便聯準會最快可能要等到12月才會啟動升息機制,但資本市場已經提前反應,尤其是債券市場。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週為1.84%,較7月份的低點出現大幅度反彈。全世界負殖利率公債的規模也正在大幅下降當中。
當無風險利率開始上升,投資人也會調升對股票市場殖利率的期待,此意味股票價格必須面臨修正,這可能是我們接下來幾個月內就會面對的問題。

王伯達
- 現任投資公司顧問,同時為多本雜誌撰寫專欄並出版個人著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