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走過也可能看過的火炎山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即使走過許多高山、看過壯闊的峽谷,無論山勢、難度都不高,又位在苗栗郊區的「火炎山」,經長年雨水沖涮,形成一座又一座的尖字型山峰,特殊山型仍是我想一親芳澤的對象。
火炎山位在苗栗三義與苑裡之間,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很多人只知火炎山之名,其實只要你曾經走過中山高的苗栗三義路段,就可能看過它獨特的山型。
這座山主要由礫石及砂土組成,由於土質鬆軟,凝結力不強,加上雨水侵蝕,形成陡峭的峰壁及沖刷的深谷,土石鬆落、草木不生,剛好位在夕陽照射的位置,土石呈現一片火紅,因此被稱為火炎山。
民國75年,林務局將火炎山規劃為自然保留區,保留了原始的傳統山徑,危險的崖邊設有繩索,由於土石鬆動,旅人最好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最大眾化的登山口,位在台13線約55.3公里的高架橋下,一旁設置收費停車場,入口雖無明顯指標,但漆在橋墩上「登山口」幾個大字,也算清楚好找。
初入火炎山,坡勢平緩好走。
登火炎山,最有趣的不是山勢多變,而是沿途美景讓人快門按不停,從登山口進入約500公尺就開始有展望,大安溪、高速公路映入眼簾,接下來開始進入火炎山最精彩的視野。
此行最特別的是,拍照時間比登山還要久,初看到火炎山的尖峭山峰時,就讓人感到興奮,接著快門按不停,我抵達第1個峽谷時,停滯時間已過長,接下來左手邊一路都是危崖,愈往上走景觀愈是壯闊,土石沖刷的痕跡愈來愈深,來到第2個峽谷時,已有逆光的現象,有點懊悔前面花了太多時間,不知美景還在後頭。
到了上方,有1個空間較大的平台,若是要攻小百岳的三角點,可往前續行,接安鞍古道下山,路程經過好幾個山頭,若是眼睛、相機已看飽,也有人選擇原路回停車場。
要提醒的是,由於崖邊土石容易鬆落,雖然部分地點設有繩索,還是具有危險性,拍照時請勿過於靠近,以免發生跌落意外。

備註

火炎山為自然保留區,必須於15天前向林務局提出入山申請。

申請網址:林務局自然保留區暨自然保護區進入申請系統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