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說生活當中充滿了靈感,所以他的創作就是把這些靈感組合起來。「我有一個朋友,跟他老婆是在酒吧一夜情遇到的,他在酒吧洗手間找到他的真愛。」彭浩翔說起朋友的故事總是相當精采,有辦法把人逗笑,「當初我不知道這段故事,我去他婚禮還問:『新郎、新娘是怎麼認識的?』全場都靜下來,大家表情都是『不能說呀。』」
【鏡大咖】雞毛蒜皮不無聊 彭浩翔

風塵僕僕來到台灣宣傳電影《春嬌救志明》,導演彭浩翔最常被要求回答的問題就是:「香港是不是像柯P說的那樣,很無聊呀?」
這個問題讓他回答還挺有意思的,因為彭浩翔寫的小說專門描述雞毛蒜皮小事,拍的電影也充滿了香港特色,像是沒有生意上門的殺手、想把豔照從前男友手上偷回來的女子、因禁菸令而無處抽菸的癮君子、瞞著老婆買春的已婚男子。這些人如果在別的導演鏡頭下,大概只是可有可無的臨演,但是在彭浩翔的眼中,他們都是充滿故事的紅男綠女。
究竟他的腦袋裡裝了什麼呀?我也想知道。
竟然拍出 男子漢出軌 教戰守則
的確很多人都告誡過他,千萬不可以把心裡想的事情拍出來,「我覺得電影應該是把你幻想的東西拍出來,大家才開心。」所以他作品裡頭不只一次出現男人的性幻想,甚至連怎麼瞞著老婆出軌的教戰守則都拍出來了,下場就是遭到男性友人一頓臭罵,「你怎麼可以把所有的祕密都拍出來?」「你出賣男生!」

有趣的是,背負出賣男人罪名的彭浩翔,青少年時期其實是女同學的閨密,「念中學時所有的女同學,都跟我講她們的感情問題,可能是男生都不願意聽,但我都滿喜歡聽。」她們都跟彭
浩翔抱怨交男友的苦惱,他就反過來教女同學如何跟男友溝通、攤牌、測探對方有沒有小三,儼然成為愛情軍師,「那時候市內電話剛剛出了『三方通話』這種功能,我常叫女生先打電話給我、再打給男友,然後我在旁邊偷聽。跟她們講好暗號,一下就是講A,兩下妳就講B,三下妳就哭。」青春期的蠢事被他說起來也是如此爆笑,他還有點得意下了結論:「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當導演,講這些感情的事情。」
那個志明 百分百 就是我自己

彭浩翔的創作總是旁徵博引,充滿各種流行文化的影響,「在我成長過程裡頭,最大的影響是看到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讓我想當導演。」之後美國冒出了一個自稱吳宇森的大粉絲,也就是導演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對彭浩翔衝擊甚大,「對我這一代人來說,都是從看錄影帶、跑錄影帶出租店長大的。後來知道有一個以前當過錄影帶店員的昆汀,居然當了導演,這對我影響滿大,『嗯,連一個錄影帶店員都可以當導演,為什麼我不能!』」
說也奇妙,他拍了許多電影,從血腥、暴力、低俗各種題材都有,結果最受歡迎的居然是愛情片《志明與春嬌》,不知不覺七年過去,就拍到第三集《春嬌救志明》。「男主角百分之百就是我自己。」彭浩翔不像大部分的創作人會否定自己與故事主角的關聯,反而一口承認,但他也立刻加上但書,「當年我沒有追過空姐,我是幻想過,希望有追過空姐,只是沒發生。」附加聲明說完了,才放心地繼續講下去,「男主角志明有些性格像我,好多時候,不知道怎麼面對一些認真的感情。他每次面對認真的感情就開玩笑,開玩笑就是保護自己的方法。」

他說自己也是用同樣的方式保護自己,「我傷心的時候就會一直講笑話,我本來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樣。後來我發現,每次我去喪禮,我都一直講話,大家一直覺得我不尊重,其實那是逃避傷感的一個方法。拍喜劇都是我逃避傷感的方法,因為某種程度上,喜劇就是悲劇的相反。」這段話其實頗發人深省,只是他的廣東國語把「傷感」說成「香港」,所以我聽成「其實那是逃避『香港』的一個方法」,還忍不住心想,「嗯,原來導演是一個逃避香港的人。」後來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彭浩翔不只一次在作品中流露他對台灣女生的好感,這點也反映他的個人懸念,「我是中學畢業後,來林口念僑大先修班,想說認識台灣女生,但偏偏先修班都是僑胞,沒有認識台灣女生!」雖然沒有跟台灣女生交往過,他覺得她們很會撒嬌,「問每一個台灣女生,她們都說:『拜託,我們不會撒嬌!』可能對她們來說還不算撒嬌,只是算一點點溫柔。」到底台灣女生是怎麼個溫柔法呀?「台灣的國語比較溫柔,可能她在罵你,可是聽起來並沒有像香港女生罵你那麼凶。」
隱藏示愛 的招式 都走入歷史了
愛情電影可以拍到第3集,彭浩翔應該也可以稱得上愛情專家了吧?他搖了搖頭,「再聰明的人,無論男女,碰上自己的感情問題都會變笨。看別人的問題都很清楚,看自己就看不清楚,因為你身處其中就要看很久,這個沒有男女之別。」他提到一個例子,剛認識老婆的時候,聽她講陪1個閨密等男網友見面的過程,等到晚上12點多,「我一聽就肯定對方不會來,為什麼妳們都沒發現?」類似這種男女交往之間,男生打的主意,女生竟然完全不知道,是他覺得最有趣的。「我看了很多電影,主角都很完美,但感覺那個人物離我很遙遠。我喜歡呈現這種現實生活當中,有缺點也有優點的人,所以感覺沒有離觀眾很遠。」
科技的快速演變,讓他認為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例如《志明與春嬌》片中有一幕簡訊傳情,寫了一個「i n 55!W !」 看似毫無意義的簡訊,但是把手機顛倒來看,就是「i Miss u !」,「現在全都是智慧型手機,螢幕都反不過來!」因為螢幕會跟著旋轉,所以這類隱藏示愛的招式都走入歷史了。「我覺得現在最可怕是,示愛、分手都是用Whats App這類通訊軟體。」彭浩翔說,以前情侶無論如何,都要面對面、見到對方,才會說:「我愛你」或「我們分手」,「現在都不說,直接就這樣發一個示愛或分手。現代人都太怕去面對,害怕被拒絕,這都會影響到大家的感情表達方法。」






你無聊 去到哪裡 都會說無聊
另外一個快速演變帶來的,則是新世代對於以往的經典產生距離,「我會看黑白電影、老電影,現在的年輕人生活速度太快,都不願意看他們出生以前的東西。我都可以看黑白老片,為何你們不能聽1990年代的歌? 」彭浩翔覺得這類抗拒造成的文化斷層,讓他很難受,所以會在電影中穿插各種經典元素。之前他曾把王馨平的成名曲〈別問我是誰〉改造後當成彩蛋,放在片尾,意外在香港變成當月最熱K歌。「香港年輕人都不聽老歌,但是透過我的電影認識一些老歌。」

所以香港究竟是不是一個無聊的城市呀?「為什麼一直在爭執這個事情?」彭浩翔覺得不解,「因為你沒辦法說一個城市是怎樣,你只能說你自己是怎樣。你無聊,你去哪裡都無聊;你有趣,去哪裡都找到有趣。」
「覺得香港無聊的人,很可能沒有認真去看清楚香港,只用表面去看香港,所以只有看到某一個方面。」
場邊側記
訪問這天為了節省時間,他大口吞下三明治,我們一直等他把食物吞下去,才能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麼。
不料三明治的起司「牽絲」,彭浩翔怎麼努力咀嚼,那條絲總是越拉越長。本來以為只要「一下下」,結果變成「很多下」,真的是生活無處不荒謬。
沒追過空姐 的志明
1973年9月22日生,曾任綜藝節目編劇、撰寫小說。1997年出版小說《全職殺手》,2001年被拍成電影,開啟與香港電影的淵源。曾執導《買凶殺人》《大丈夫》《AV》《伊莎貝拉》《低俗喜劇》等。2010年愛情電影《志明與春嬌》大受歡迎,衍生續集《春嬌與志明》,2017年推出第三集《春嬌救志明》。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