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中國資金控管趨嚴 中概族群面臨7月風暴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自7月1日起,中國將實施更嚴格的資金控管,可能導致企業獲利難以匯出,台商壓力重重。(資料照片)
自7月1日起,中國將實施更嚴格的資金控管,可能導致企業獲利難以匯出,台商壓力重重。(資料照片)
台股衝上萬點後欲振乏力,而7月之後投資人要特別當心中概族群,因為自7月1日起,中國將實施更嚴格的資金控管,可能導致企業獲利難以匯出;另外,各國查稅力度越來越嚴,過去台商習慣設立紙上公司或是透過表外融資的作業方式,都面臨極大考驗。
7月起中國控制資本外流的程度將再度升級,個人每天換匯只要超過人民幣5萬元(原為人民幣20萬元),金融機構都要向央行繳交大額交易報告,這是繼去年底將跨國企業匯出境外資金由5,000萬美元調降為500萬美元後的再一次重拳。
企業獲利難匯出還不打緊,追稅才是更可怕的噩夢。中國國家稅務總局的金稅工程3期去年10月全面實施之後,今年已經開始和各銀行、工商部門及海關等單位進行數據串聯比對,企業的資金流、票據流、進項發票、銷項發票等都無所遁形。
許多過去買發票作帳的企業紛紛傳出被追稅,同時必須支付補稅款0.5到5倍的罰款,及每天萬分之5的滯納金,回溯3年,許多台商都在補稅黑名單內。

境外公司 將列查稅重點

事實上,中國一直以來都存在企業大量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銷項稅額的現象,許多中小型貿易公司開具發票占比高,但進銷項目卻不相符,也有很多製造業進銷結構異常、購料嚴重偏離本業,這些企業一定會成為重點查緝對象。
另外還有許多台商採取設立境外公司的方式來規避中國的資金管制,境外控股公司根本沒有實質生產力,成立目地是透過關聯交易移轉定價,然後把利潤保留在境外,這也是中國金稅3期的查緝重點。
數據串流還可以戳破台商盛行的表外融資生態圈。過去許多企業都會透過會計師事務所調度資金去美化資產負債表,時間往往只需要幾天或是1個月,但支付的利息往往是年息30%以上,未來這種短期間戶口大量資金進出的情況都將被攤在陽光下。
過往中國為了吸引台商,祭出很多優惠政策,對於一些節稅手段也多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現在調控,勢必讓許多企業獲利大幅縮水,甚至面臨高額的提列(追稅),這些風暴,在7月後將持續擴大,建議對中概股儘量撤退觀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