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媽媽也曾自剖心路歷程:「前幾年我真的很難熬,心臟病、高血壓,再加上我有一些憂鬱加躁鬱症狀,需要吃多種藥才能讓自己舒服一些。或許是自己的心理因素吧,當時有好幾位朋友,包括小胖媽媽,都有約我出去喝下午茶,但礙於自卑,我不敢去,深怕別人會瞧不起我們。」
他本是不識字的文盲 苦學書法考了超高分

我側訪周良敦,他說:「剛開始正國想跟我學,我覺得他太浮躁,叫他先練習寫名字,3個月後,我看了不滿意,叫他再等1年。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的評語是:『土法煉鋼,不得要領。』1年後,他進了班上,個性很硬,很努力學習,他原本不識字,但我有一次考試,考楷書改寫草書、草書改寫楷書,各50題,他居然考了98.5分。」
浪子回頭 替母爭光
丈夫死後,她發現兒子漸漸變得積極,有一回,顏正國寄回家一幅《心經》書法,「如果我不是因為收到他得獎的獎狀,我始終不相信,因為他以前寫字真的很醜,小時候3位好小子簽名,就他的最難看。」
是母親,成為他活下去的懸念。也是母親,一手替他養大孩子,出獄時,他38歲,大兒子都上國中了。他拉不下臉找昔日的伯樂與同儕,為了生計,只好靠自己開書法班、去監獄演講、拍公益短片,勸世之餘不忘惕勵自己,千萬別走回頭路。






「以前出道時,每個人看到我媽媽都說:『星媽耶。』後來我走岔路,很多人就說:『就是她兒子被抓去關的那個。』我一直在想,人生的責任或許不在為了自己而活,因為不只我從雲端跌落谷底,也把父母親拉到了谷底,我轉變的動力正是來自於此。」又說:「我出獄後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人家看到我媽媽的時候,會說:『喔,你們阿國不錯喔!』我並不是做給別人看,只是希望媽媽的臉上有光。」
走回正途 學會理性
所謂的轉變,有沒有包括及時說愛?他搖搖頭苦笑,「我從來不會跟家人說我愛你什麼的,跟老婆也不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相信我做的每件事,周遭的人都感受得到,不然我不必如履薄冰。說實在的,活了一把年紀,個性會怎麼轉變也不太可能,只是會多想一下,沒那麼衝動了。」
他出獄後再婚,生了一男一女,尚在學齡前階段。大兒子如今高中快畢業,能談心嗎?他說不行,隔閡有如鴻溝,「他有事會叫我媽來跟我講,但他很喜歡打電動,每次問他對未來有什麼想法?他都說:『再看看。』我最在意的是,他有沒有吃飯的手腕,哪怕修機車或擺地攤,起碼能養活自己。」如果他也想進軍演藝圈呢?「我會跟他講,你會有一餐沒一餐,泡麵我先幫你多準備一點,哈哈。」
採訪尾聲,問他還有沒有夢想?他頓了頓,照舊一口文言腔,3句不離成語:「以前我逞一時之勇,現在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賺錢,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這之前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讓自己活得更好,才有機會去孝順。」每一個字眼,其實都是他拿青春作人質,才得以將那個誤入歧途的自己,給贖回來。
顏正國小檔案
- 1974年:生於汐止
- 1978年:入童星訓練班
- 1980年:以電影《異鄉人》出道
- 1981年:拍攝侯孝賢第1部電影《就是溜溜的她》
- 1983年:以〈蘋果的滋味〉(《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入圍金馬獎最佳童星獎
- 1986年:以《好小子》紅遍全亞洲
- 1988~91年:多次進出少年觀護所、感化院
- 2001年:因擄人勒贖案,被判刑15年
- 2012年:假釋出獄
- 2017年:舉辦個人書法展
- 2018年:執導《角頭2:王者再起》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