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美術館】走進清水模山徑 攀登美學峰谷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襲園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採山影隨形,抬頭仰天,有如走進山谷。
「襲園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採山影隨形,抬頭仰天,有如走進山谷。
「美日混血的藝術家野口勇把住家、工作室和美術館放在一起,保存了生活的樣貌,去了就被感動。」建築設計師李靜敏想起在日本鄉間的悸動,我坐在他打造的「襲園美術館」,菜飯香隱隱勾起家的溫暖。
《愛貓的女人》雕塑閒坐林下,心情浮現笑容之中。
第一眼看到「襲園美術館」,如山似的清水模建築,寧靜佇立桃園社區街角,豐富的表情讓我端視良久。灰色牆體排列如山壁,谷底有清涓水流,門外站著百年九芎樹,冬季赤裸著枝椏,撩弄雕塑家張也的《愛貓的女人》。
襲園美術館躲在社區的一隅,建築有如街角的藝術品。
這建築像是一件雕塑,設計師主人李靜敏為作品取了個英文:A Heritage。他喜歡造訪日本小型美術館,有的在鄉間,有的在山上,「野口勇把住家、工作室和美術館放在一起,保存了生活的樣貌,去了就被感動。」他始終沒忘記那一刻的情感衝擊。
設計師主人李靜敏從小住在靠山又靠水的桃園眷村,美術館投射出兒時生活記憶。
李靜敏的建築設計工作室本來開在都會區,「我不喜歡待在市區。」在桃園眷村長大的他反骨出走,只花1天時間,憑著直覺買下市郊土地,「打完算盤,就不會做了。」他露出恬淡口吻,任性打造「山影隨形」的建築空間,工作室只佔了1/4,3/4的空間留給美術館。
桌案上的心經書墨,引人停步細味。
一進門,像是走進幽谷,暖陽從屋子底穿透室內,搖曳扶疏綠影,彷彿山風吹拂臉龐。「走在山裡,永遠有新的風景,勾引起好奇心。」熱中登山的李靜敏悠悠說,他巧妙以建築空間演繹大自然,踱步美術館,有如穿梭在山中。
藝術錯落空間,自然而然。
不同於傳統的展廊概念,這裡將美學融入生活當中,牆面、轉角、書桌、茶席,甚至飄出菜香味的食堂,一派自然擺設藝術品,不矯情做作,滲出居家的溫暖。
室內綴以植栽,這一幕有如在自然中參悟。
「藝術家大多是為了這個空間特別創作或策展。」李靜敏點出作品與空間的關連性,好比日本書道藝術家若山叡弘走訪後才提筆,風字掛在窗旁,狂草被吹得飄揚,隱約聽見作品和空間的對話。
主人藏書開放為假日圖書館,懸空的龍骨梯有如知識之路。
3層樓高的偌大書牆,也是令人心動的人文風景。我拿起李靜敏的著作《襲園》,坐在日光灑落的角落,舒服地翻閱,一字一句打入心坎:「和美術館一起過生活,把工作、飲食、季節、職人和藝術,都裝進清水模建築裡。」
光影、螺絲孔,牆面的每個表情都是藝術。
襲園的美學之旅可不止於此,李靜敏還把老家挪作藝術家工作室,這天我拜訪駐村藝術家周瑞萍,家宅格局沒動,牆面擺上畫作,房間成了畫室,流理台放著捏陶工具,藝術和生活扯上邊,這正是名副其實的居家美術館。
駐村藝術家周瑞萍在李靜敏的老家創作,每月固定開放參觀。

襲園美術館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青埔9街57號
  • 電話:03-453-3886轉601
  • 網址:www.aheritage.tw
  • 開放時間:美術館10:00~18:00,週一休;圖書館週六10:00~17:00;每月會擇期開放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均採預約參觀。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