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是本片主要的概念,抑或說「存在」更為貼切。觀者透過宗秀之眼理解到不能見到的未必不存在,畢竟海美正好特別善於將虛化為實。直到故事中段,原先觀者以為的虛構之物出現了形體,而原先千真萬確的存在卻被棄之如敝屣。這種虛實的交替著實使宗秀癡狂。
【金棕櫚獎】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日本)
【評審團大獎】
史派克李《黑色黨徒》(美國)
【最佳導演】
帕貝爾帕夫利柯夫斯基《沒有煙硝的愛情》(波蘭、法國、英國)
【最佳劇本】
艾莉絲羅爾瓦雀《幸福的拉札羅》(義大利、瑞士、法國、德國)
賈法潘納希《Three Faces》(伊朗)
【最佳女演員】
薩瑪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哈薩克)
【最佳男演員】
馬切洛方特《Dogman》(義大利)
【評審團獎】
納丁拉巴奇《我想有個家》(黎巴嫩、法國、美國)
【特別金棕櫚獎】
尚盧克高達《The Image Book》(瑞士、法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