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報》報導,義守大學休閒管理學系副教授趙仁方實驗室、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的人員這幾天待在綠島,會同當地民宿、潛水業者,等待「奧氏後相手蟹」產卵,並協助蟹媽媽平安過馬路到海邊。
但昨天上午自稱台東山豬的志工呂縉宇在臉書發文說,「這幾天,拜託遊客騎機車慢一點。」他說,今天清晨4時許趕到綠島環島公路,還是太晚,就搶救了近千隻,算了算還是有1、200隻慘死輪下。比我們早起的不止過路的螃蟹,還有大量急駛而過準備泡溫泉兼看日出的遊客,今天凌晨的大爆發有點措手不及,蟹媽媽過馬路,泡溫泉,看日出,就這樣產生了死亡交叉。
文中指出,「工作人員將這些壯志未酬的孕婦倒在海裡,算是最環保的海葬。」令人不勝唏噓。呂縉宇也說,讓她們的殘存價值變成飼料轉換成其他生命,也看蟹媽媽肚子殘存的卵塊是否還有生機。

呂縉宇解釋,陸蟹通常都是在清晨黃昏的時候趕往海邊產卵,希望遊客這幾天在綠島環島公路騎機車時速度放慢,禮讓蟹媽媽。蟹媽媽會等待適合的潮汐和月光集體到海邊,產完卵後就各自陸續上岸,有的產卵後隨即上岸回到陸地,有的會2、3天後才回到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