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她說,「回想這一輩子,這46年,從小我就很愛自由,小時候我媽媽會罵我『妳這匹野馬!』我媽媽就覺得很難控制我,可是她卻很想控制我。我們四姐妹,我排第三,她對我最嚴格。她說『如果我不勒住妳,妳就完蛋了!』後來當我長大,入行了幾年,我們這個行業真的很需要獨立自主,她看到我變得比較有責任感,後來完全不理我。我問她為什麼這麼放心我,她說因為什麼事我都會自己搞定。」
這一代想拚也沒得拚!陳潔儀練三個月才復出

當陳潔儀說著每一件事發生都該有其時序有其模樣。當人生一直有其變動時,恆變就成了宇宙中不變的定律。人會變,正是一種必然。
人生很深,音樂也可以很深。聽陳潔儀的歌,你不只是討個心痛。她活過的日子都成情緒的表現手法,從來不是直截了當、不隱藏的那種,夾了餡的歌聲,是聽覺化的心靈狀態。

堅持信念 一度封嗓不唱
她曾經不想唱了,甚至發過一張《東彎土星》(Don't Want To Sing的相似音中文)的專輯,35歲時她回新加坡當上班族,在公關顧問公司接國防部的案子。「我一個沒有上過班的人,前六個月當然很難,可是當你已經是個成熟的人,你學東西是很快的。有人說成熟的人學東西很慢,這不是真的,你可以學得很快,因為你會變聰明,知道做事情的方法,學到了就是自己的。」
為什麼當時不唱了?她說一張專輯的通告往往做上3個月,出道以來連年征戰,從人到體力都燒盡。「我們90年代的歌手真的是很拚。現在這一代的好處是,他們不用那麼拚,但壞處是,你想拚也沒得拚,反正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好與壞⋯」又為什麼想唱了?「我發現,我的聲音開始退步,聲帶是肌肉,你不鍛鍊它會鬆掉,可是因為我很愛唱歌,我說不行不行,還是得快點回去唱。我勤奮練了3個月才敢再上台。」

她愛唱歌,但認為唱歌不該變成比賽。當中國比賽節目砸重金邀歌手參賽,陳潔儀只出現在《我是歌手》第三季。挑歌時,她屬意的是情感而不是高音,被淘汰在她預期之內。當她不以飆了再飆的高音迎合比賽,反而掀起了討論。「關於唱歌,我想講的事情,網友幫我講了,唱歌一定要飆高音嗎?唱歌是不是其實是要打動別人的心?」「所以我很開心。我覺得我輸得很值得。」
「後來還是很多邀約,但我就沒有參加。《蒙面歌手》本來是比賽,它改成了表演後我才去。其實我是很堅持自己想法的人,這個很重要,不然我也不可能走25年,因為我並不是一個超級商業的藝人,正常來說,應該沒可能25年。我出片頻率不高,平時我沒有作品時也是很低調,但可能就因為一直有很清楚的理念吧,那些相信你的人還是跟著你。」
不狂不歡亦不散,她身上那種從容同樣是信念的展示。信念如水銀般在她眼裡生滅流動,但她終究沒有因為天放晴了,就把傘放下。或晴或陰,她都把傘拿在手上,是種信念也是執念。
「當然工作是工作,我們還是要賺錢,但錢不是我第一個動力,除非我今天已經潦倒在街上,那是另外一件事。但如果你的狀態是OK的,我並不貪心,我還是要自己能夠舒服,自己相信這件事情,才能夠去做。」有點純真,但並非無憂。最好的時光,從來不是想像中的無瑕美好,觸肌微涼,仍然溫暖,必須有過被揉糊的選擇,心裡一盞燈才能妥貼亮了起來。全都是經過。
場邊側記
問陳潔儀,日後若遇到自己的菜,感情上會昏頭嗎?
果然是匹野馬,陳潔儀完全不否認自己會暈船!「會,絕對會。所以我要很小心。我希望新的戀情是自由的,有信任的,還有,我希望自己不要那麼依賴。因為終於學會獨立,我當然希望在一段新的戀情裡,可以是一個比較好的版本的陳潔儀。」
髮型: Hugo(Hip Hair Culture) 化妝:陳聆薇(Diva彩妝苑)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