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從來沒有輸過,這是她第8次勝選。開票之夜,游泳池大的競選總部被群眾擠得水泄不通,但盧秀燕的票數一路領先,少了些許緊張氣氛,現場顯得格外冷靜。直到她現身發表勝選感言,現場才有激昂的歡呼。「我今天很感動,也很感謝,但是我一點都不激動,因為我知道,我一定會贏!」
【選戰風雲人物】沒輸過的地方媽媽 盧秀燕

在台中,林佳龍有執政優勢,最後關頭祭出「花博」王牌,而國民黨則面臨初選分裂的潛在危機,儘管如此,盧秀燕還是一如往常,穩紮穩打、突破重圍,成為「不敗女王」。
她溫和冷靜,處變不驚,少了點存在感,卻多了令人信賴的媽媽感。她有記者、主播資歷,又有民意代表經驗,走入基層人群,洞悉選民需求,提出人民有感的小確幸,高喊「反空汙」「拚經濟」,外界看來是戲劇性逆轉,她卻是穩操勝券。
她怕犯錯、懂藏拙,但謹小慎微的個性,也將是她成為市長後的挑戰。
招攬勢力 展現包容
盧秀燕開口說話,不出意料,沒有喜極而泣,也沒有得意忘形。她的台風穩健,口條清晰,咬字分明,尤其句子結尾前的一個字,會習慣性停頓一下,平穩的語調給人一種安定感。
57歲的她從政之路一帆風順,1994年當選省議員,1999年當選台中地區立委,從此連選連任6屆,從未嘗過選輸的滋味。有人說,她是外省第二代,所屬的北屯與北區兩選區,是台中最大的眷村聚集地,當然每次都躺著選。然而這次市長選舉,可能是她人生中最接近懸崖的一次。
盧秀燕小檔案
- 出生:1961年出生於基隆
- 學歷: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
- 經歷:華視記者、中部採訪中心主任、電視金鐘獎最佳採訪獎得主、當選第10屆台灣省議員、當選第4~9屆立法委員
今年初,國民黨提名盧秀燕參選市長後,黨內分裂的傳聞從沒停過。資深台中記者選前預估:「國民黨黨內初選這次改採全民調,盧秀燕只以些微差距勝出江啟臣。她當立委多年,當然知名度高、形象好。但中生代的江啟臣出來選更有機會,他不會認真輔選盧秀燕,因為盧秀燕當選,他要等8年才能選。」然而盧秀燕處變不驚,她招攬舊台中縣區的紅派黑派兩大勢力:江啟臣與顏寬恒,一人任競選主委,一人任競選總幹事,展現包容力,縣區開票結果果然大勝林佳龍。
溫和有禮的好形象,一向是盧秀燕的優勢。她總是穿白色或淺藍襯衫,端莊素雅,卻也平淡如水,讓人幾乎忘了她的存在。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分析:「盧秀燕擁有溫和、客氣、有禮貌的好媽媽形象,雖然林佳龍也斯文客氣,不過比較有魄力。但選民在賭爛民進黨的前提下,覺得投給盧秀燕也很OK。」
質詢溫和 從容優雅
她永遠都笑容可掬,掃街拜票如此,私下待人如此,就連在立院質詢也不慍不火。質詢時,她從容優雅,理直氣和,幾乎不曾飆罵官員,也沒有絲毫不耐煩。有次質詢搞烏龍,她質疑交通部發給民眾「444」的不吉祥車牌,官員回應汽機車早就取消尾數為「4」的車牌,她自己也尷尬笑出來。她的妹妹、資深主播盧秀芳說:「從小到大她是我們家情緒最穩定的,青春期的小孩都會鬧彆扭,但她不會。」

但是選前4天,盧秀燕忽然辭去20多年的立委職,被解讀為選情崩盤,網路盛傳,選前之夜她將有下跪、落髮等激情演出。那個晚上,她被熱情擁擠的人潮推上舞台時,還是一派鎮定,她在台上自稱「媽媽市長」,要照顧市民。她用不算流暢的台語開場,試圖拉近與選民的距離,卻不時切換回國語,那才是她最熟悉的語言。不說話時,她雙手交握垂放,輕鬆自在,就像過去在主播台上的從容優雅,即便最激情的片刻,也僅止嗓音略啞,沒有出乎意料的舉動。
就連在激昂的選前造勢晚會上,她也是平平穩穩、行禮如儀,毫無激情之舉。一位資深媒體人就直言:「她是怕犯錯的個性,覺得丟臉,不會亂講,難免錯也不希望被媒體提及,所以不會去亂扯。就連上快問快答這種輕鬆的節目,她都正經八百,很懂得保護自己。」
周到慎言 少了激情
怕犯錯,也就是懂得藏拙,這是為何選戰日趨緊張,豬隊友們紛紛失言時,她卻沒有任何掉分。她說話謹慎,幾乎不曾失言犯錯,也因過分謹慎,少了選戰激情,讓人低估她的存在。日前,台中市長政見辯論會上,開場時唯有盧秀燕一一唱名問好,禮貌中兼具周到,予人好感。然而她和對手林佳龍,沒有交鋒,沒有廝殺,就像兩條平行線,各述己見,也像她沒有高潮迭起的人生。

她出生外省家庭,爸爸是退役軍人,媽媽協助外公經營工廠,她是家中3個女兒的老大。盧秀芳說:「我媽是職業婦女很忙,常要出差,我姊就扮演母親角色,會做便當給我吃,逗我開心,幫我打理得非常細,比媽媽還要體貼。」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媒體人也說:「她是循規蹈矩的乖寶寶,要把她的人生寫成一本書很難,因為她人生沒有戲劇化。」要說最戲劇化的一段,大概是她從媒體圈跳進政治圈吧。
盧秀燕原本是記者,在只有3台的年代,她在華視曾以「假愛心真歛財系列報導」獲得金鐘獎,後來又以清新可愛的形象擔任氣象主播,打響知名度。30多歲時被派駐到台中任中部採訪主任,因此認識市議員廖述嘉,兩人結婚後,她投入從政之路,延續廖家在地方的政治勢力。
媒體經歷 體察民意
十多年的記者和主播經歷,是她給人最深的印象。她曾說:「記者工作對我問政的幫助非常大,養成我在第一線觀察,探求民意,瞭解社會現象,是很好的從政訓練。」同黨立委羅淑蕾也說:「媒體人觀察細緻,有好奇心,會發掘問題,所以她擔任立委時修的法案,都是基層老百姓需要的。比方說所得稅法和米酒降價。」她最津津樂道的政績,還有爭取加倍的女性公廁,並規定公共場所設立哺乳室,便利許多婦女。

台中地區幅員廣大,一次我們陪她掃街拜票,近4小時的車程,盧秀燕掛滿笑容,沿街揮手,絲毫沒有疲態。偶有空檔回過頭來,她就像媽媽一樣地叮嚀:「你們自己找時間吃飯、喝水,休息喔。」盧秀芳說:「她天生雞婆,每次我們出去玩,後來大家都累得半死,只有她幫大家拿碗筷、拿衛生紙,招呼每個人,問大家有沒有吃飽?有沒有水喝?」立委羅淑蕾也說:「她很會照顧人,有次立委們去考察訪問,要坐好幾小時的飛機,她怕大家無聊,到機場就發給每個人準備好的鴨翅和滷味,很周到、貼心。」
體察民意是她的強項,因此選戰主打「空汙」議題,發口罩抗空汙,號召民眾喝豬血湯清肺,雖然被批為作秀,但質樸的語言仍戳中小市民的心情。賴祥蔚說:「林佳龍在台中會輸的原因,一個是民進黨中央執政不力,另一個就是空汙變嚴重,但他到選前都覺得自己會險勝,所以沒有把這個問題好好說明過。」盧秀燕把人民有感的小確幸發揮到極致,是她贏得市長選舉的關鍵。
勝選感言中,她再次強調落實台中市民免費看花博的政見。花博是林佳龍的最後一張王牌,但盧秀燕借力使力,翻轉林佳龍的花博優勢,以花博「市民通道」,打造人民小確幸,直接通往百姓的心。反映民情,穩紮穩打,為盧秀燕搏得了勝選,然而謹小慎微的性格,也將考驗她擔任市長大位時大破大立的格局。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