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追憶似水年華,艾方索柯朗將往事轉換為詩憶影像重現,技術水準可觀,且無論片名、故事、人物、事件到場景都有豐富的意義。 一、起心動念 艾方索柯朗多年來一直想拍一部關於童年的自傳性電影,但直到在2006年拍完《人類之子》不久後,才第一次認真思考這件事。之前他寫過不少劇本都碰觸到他成長階段家庭破碎、父親缺席等經驗,但直到《羅馬》才完整地表現他過往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