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女王番外篇】比米其林指南更會玩 幫外交部接待多位政要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活到老玩到老,新年舞會是維也納三大國寶之一,夫妻倆參加舞會玩到凌晨3點,體力一點也不輸年輕人。
活到老玩到老,新年舞會是維也納三大國寶之一,夫妻倆參加舞會玩到凌晨3點,體力一點也不輸年輕人。
歐洲之星旅行社董事長張春娟憑什麼被稱為「歐遊女王」?追根究柢其實不脫愛玩二字。早在共產主義鐵幕時期,她已偕另一半吳輝舟想方設法遊歷東歐各國,甚至早在30多年前就踏上尚未解體的南斯拉夫,玩出一番名堂成為眾人旅遊諮詢對象,夫妻倆還獲外交部推薦,接待郝柏村、孫運璿等政要貴賓,擦亮旅遊達人招牌。
「因為我們有車,只要有假期,我跟先生就到處去玩。」張春娟笑說,除了循《米其林指南》探索美食外,夫妻倆沿著阿爾卑斯山脈玩遍義大利、法國、瑞士、奧地利、德國、斯洛維尼亞,見哪個山頭景色優美,車子就往該處開,欣賞音樂劇、參觀博物館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當年留學生圈子裡口耳相傳的旅遊達人。
在留學生中,張春娟(右)與吳輝舟(左)算是經濟相對充裕,一有假期就會開車出去玩。(歐洲之星提供)
多年來,最令張春娟津津樂道的是當年勇闖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驚險之旅。1977年,奧地利一對夫妻友人約張春娟與吳輝舟同遊布達佩斯,當時台灣還無法申請簽證,禁不住好奇心夫妻倆決定冒險一試,「邊境檢查員一直研究我護照上的Republic of China,以為是中國才放行。」當時規定不能帶錢入境,心心念念想買樂譜的夫妻倆,突發奇想把美鈔貼在汽車排氣管裡,成功躲避檢查。
夫妻倆初抵維也納時,向一對奧地利老夫婦租屋而居,圖為二家人同遊。(歐洲之星提供)
張春娟回憶,鐵幕時期的東歐邊境,邊防站士兵皆持衝鋒槍,4人被安排入住2間不同飯店,張春娟與先生住進一戶老太太經營的旅館,「問她任何事情,她都比噓手勢,要我們別多問多說,共產時代的警察檢查制度真是外人無法想像。」夫妻倆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玩,自然不會錯過到俱樂部看秀狂歡機會。
夫妻倆是開拓蘇聯旅遊的第一人,1993年將蘇聯國旅客戶介紹給台灣業者。(歐洲之星提供)
「大家都喝了點酒,我先生決定先開車送朋友到旅館,那天我打扮得很漂亮,又剛好坐在他後方,突然間路上衝出一堆警察把我們攔下,我心想死了,若被抓到肯定是要被關的。」張春娟回憶,當時開車的先生已嚇到說不出話,「我打開窗戶問對方『你會講德文嗎?』他們一看我是貴婦,跟我敬個禮就放我們走。」
夫妻倆也是第一批前進蘇聯的旅客,「那時候的蘇聯,你完全沒辦法想像,土地寬闊,所有人都穿一樣的衣服,只有友誼商店(特許商店),吃飯可以從中午吃到晚上12點,所有公家機關都是這樣子。」夫妻倆造訪莫斯科一家由北京政府與蘇聯政府合資經營的餐廳,前場是蘇聯在地人吃,後場是外國人吃,同樣菜色前後價差可達6至8倍。
張春娟認為旅行不能走馬看花,要盡情體驗當地生活,圖為品嘗維也納咖啡。
在南斯拉夫尚未解體前,夫妻倆也帶著父母家人同遊,「現在很流行的克羅埃西亞,我們30幾年就玩遍了,知道哪些關卡可以塞錢闖進去,很瘋狂的!有一次要闖關,我懷裡的小兒子哭了,被當場識破。」往事彷彿仍歷歷在目。
把旅行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夫妻倆一有空就四處參觀博物館,甚至帶著襁媬中的孩子參加薩爾茲堡音樂節,張春娟笑說,早年為了欣賞歌劇,夫妻倆得輪流聽上、下半場,一人負責在劇院外照顧孩子,隔天再交換上下半場順序,才能把整齣歌劇拼湊完成,「那是一個很美的記憶,我們會為了追求藝術如此瘋狂,只要是我們想做的事情,不管遇到任何難題,都會想方設法去排除所有阻礙。」
在維也納生活逾40年,這裡幾乎就像張春娟的第二故鄉,圖為觀光地標史蒂芬大教堂。
對藝術情有獨鍾,夫妻倆還曾在看完電影《維尼斯之死》後,規劃一趟威尼斯之旅,尋找所有電影拍攝場景,即知即行說走就走,張春娟坦言:「我們一直是很理想的去追求我們想要的生活。」或許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當時台灣電視台包括《放眼看天下》《天涯若比鄰》《大家一起來》等節目,開始到歐洲尋找拍攝題材,夫妻倆獲外交部推薦,成為製作單位提供拍攝諮詢對象,進而掌握踏入旅遊業的先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