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變化很大,很多事沒辦法做SOP(標準作業流程)。」譚柔說:「我們在每一間店花2年打基礎,在當地找配合的人,把送養流程跟能力,複製給地方的團隊成員,然後再往下一站走。送養這件事,應該是全台灣一起做。」
【送養貓狗400隻5】被質疑藉公益名號賺錢?她這樣說.....

受惠網路傳播,浪浪別哭成立第1年就獲利。截稿前夕,用於高雄拓店的680萬元募資順利達標,第三季即將進駐,2年後還要進軍東台灣。

只是,生意步上軌道,也招來「浪浪別哭打著公益名號行賺錢之實」的質疑。在譚柔看來,有些人對她在幫助浪浪的同時獲取金錢,本能地感到厭惡,但有趣的是,人們對於賺取大量金錢,對社會問題沒有任何幫助的營利組織,卻通常沒有意見。「這是創業,我們不是做純粹志工,店裡還是要能自給自足的營運。」

「從創業到現在,我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點像溫水煮青蛙,事情難度都是每天一點一點加上去。」自比是少年感化院舍監的譚柔說,動物送養後,她和每位領養人都建立通訊群組,目前她手機裡共有4百多個以動物名字為名稱的群組,一旦貓狗出現任何問題,她或劉憲宗都能即時解答。
採訪結束前,領養人蔡小姐帶著從浪浪別哭領養的米克斯「飯飯」回娘家,「飯飯」一認出譚柔和劉憲宗便猛搖尾巴,獻上無數的飛撲與熱吻。有了愛,浪浪終於不哭了。

顧客這麼說:這家店紅到香港
浪浪別哭在香港很紅,網路上分享的資訊很多,這次跟家人來台灣玩,就專程來看看。店裡的狗狗、貓貓看起來都很開心、幸福,跟收容所裡的貓狗狀況很不同,關在收容所真的太可憐了。
香港,安小姐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