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暴雨的銅鑼灣街頭,六歲的陳姓男童一身黑,滂沱雨下僅戴著一頂安全帽。男童左手抓著他的小熊,右手持父親做的小旗,一側寫著「請守護我們的未來」,另一面寫「試問誰還未發聲,都捨我其誰衛我城。」
【全文】風雨中問誰未發聲 170萬港人遊行突顯和理非

香港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浪潮進入第十週,示威群眾的訴求已從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徹底撤回《逃犯條例》修例,延伸至要求收回暴動定義、撤銷對抗爭者控罪、徹底追究警隊濫權、立即實行雙真普選等共五大訴求。面對遲不回應的林鄭政府,170萬香港民眾在8月18日冒雨上街,發出怒吼。
這是近期首度全程「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示威者與警方未起衝突的遊行。面對北京與港府給的「暴民」定性,他們用「和理非的一天」,在時代革命中給了回應。

這是2014年開始在香港流行的歌曲〈問誰未發聲〉,下一句是「天生有權還有心可作主,誰要認命噤聲。」他的父親陳志福(化名,60歲)說,這是最小的兒子,其他孩子大了,各自加入遊行。「要讓小孩知道香港發生什麼事啊,他已經上街好多次,他知道政府做了不對的事情。」
他們是還不願噤聲的人。數個小時前,50歲的江先生獨自趴跪在維園一角,身邊放著自備的小音響,重複播放的音樂正是〈問誰未發聲〉。

地上堆著江先生自費印製的500張控訴港警濫權海報,只見他在海報背面塗上白膠,奮力撥開地上積水,把海報黏在地面。這得趴著重複做500次,「慢慢貼吧。政府不聽我們香港人的聲音。我們可以幹什麼?只有站出來。坦白說,我是看到721元朗事件(黑道在元朗對市民進行無差別攻擊),才知道我們的政府這麼爛。」事實上,江先生向來不參加公眾集會,上次來維園是十幾年前,他說:「我沒有孩子。但這些抗爭者,也可以是我的孩子。」一名市民經過,默默跪地,替海報刷白膠。
他們現在跪著,是為了未來不需下跪。
「和理非」主場,170萬人「流水式」集會
6月9日港人遊行以來,反《逃犯條例》修訂的行動已演變為港人與港府、警察的長期對峙。這場社會運動進入第10週,累計犧牲了6條生命、700人遭拘、至少2人失明。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日前發起「8.18集會」,訴求「煞停警黑暴力、落實五大訴求」,包括徹底撤回《逃犯條例》修例、收回暴動定義、撤銷對所有反送中抗爭者控罪、徹底追究警隊濫權、立即實行雙真普選。警方在集會前對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只准許民陣舉辦維園集會。
8月18日,民陣改為在維園舉辦「流水式集會」,籲群眾和平理性,集會後離開維園,向金鐘方向疏散,讓更多民眾進入場地。集會人數眾多,下午突然暴雨,人潮仍逼爆維園六個足球場與草坪,甚至「倒灌」週遭道路,佔據行車路線,銅鑼灣、天后附近人潮亦爆滿。民陣於當晚十時宣布,「8.18集會」參與人數為170萬人——這還不包含無法進入銅鑼灣和天后一帶的香港市民。

集會尚未開始,一名民眾舉起大幅五星旗,全場譁然,有香港市民自發在持旗者旁舉起「五大訴求堅持到底」海報。有市民憤怒上前,立刻被旁人拉住,示意「可能是陷阱、不要被激怒」,民陣工作人員也上前維持秩序。這名工作人員透露,為了維持和平示威性質,當天光是在維園就部署百名維持秩序的人員,「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們自己和平理性,他們不能幹什麼。」
民眾參與集會後,遊行至周圍道路,在大雨中仍然有序。入夜後人潮散去,仍有約3000名市民自發遊行到夏𢡱道,於政府總部一帶徘徊,其中有不少頭戴面罩、護具,準備與警方對峙的勇武人士。期間有示威者發生零星口角,場面數度火爆,但爭執雙方很快被拉開,亦有示威者自發勸導勇武人士離去。人潮於午夜之後離開政總,現場響起掌聲。至此,警方近乎罕見地全日未現身。
不再害怕的「和理非」
這是香港近日少有的和平場面。事實上,在集會與後續遊行和平落幕之前,不少媒體與港人原以為當天又會有民警衝突。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的微信公眾號「人民前線」曾發文章稱,自深圳出發抵達香港只需10分鐘;中共喉舌《人民日報》微博更轉載影片證實,8月17日,深圳舉行公安武警大練兵。各種解放軍或武警即將進行「防暴治亂」的消息,不脛而走。同一天,建制派在金鐘政府總部旁的添馬公園舉辦「反暴力、救香港」集會,稱香港「亂夠了」,警方則稱最高峰時有10.8萬人出席。

香港市民害怕嗎?在元朗住了30年的雪荳(30歲,化名)告訴我們:「不能害怕。」這天,她穿著黑衫、攜帶早就定好的防毒面具來到維園,「我承認,我之前是很弱的。7月21日當晚,我是在市區車站閘口把黑衣服換掉,穿了一套淺黃衣服,才坐車回到元朗......。」不到一個月,她的心境改變了,「721事件之後,很多元朗人只穿白衣,因為他們知道穿黑色會被打。但現在,比較沒這想法了。」現在不害怕被打了?她重申:「不能怕。我想穿什麼就穿什麼。被打也沒辦法。」
雪荳和父母、姊妹同住元朗,今年6月以來,雪荳幾乎每場遊行都上街,擔任教職的她,暑假仍有行政工作,但她也參與8月5日大罷工。「我們全家支持反送中,」她有時獨行、有時與朋友同去,若在街頭遇到家人,就一起走在手足裡。隨著市民與警察的衝突升級,她愈來愈義無反顧:「我從小到大都覺得香港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我知道有警察在,香港人不會做一些太暴力的事。那晚發生的事,我覺得,哇,怎麼變成我不認識的香港。」
在這個夏天之前,雪荳是相信香港法治和警權的。「但自從他們(警察)不帶委任證,一副『我們就是這樣啊』的姿態。之前《警察通例》(Police General Orders,PGO,香港警務處用以監管警員紀律及行為的準則)規定,如果被抓、被搜身、被檢查者是女生,一定要女警或女性在場,他們現在根本不理。我們面對警察,就好像看到有一個人在吃屎,你叫他不要再吃屎,他覺得『你是不是想搶我的大便吃啊?』」雪荳自問自答:「為什麼警察可以做違法的事?為什麼警察跟黑社會勾結?我覺得背後有很大力量支持他們。我不知道是誰啊。那個力量非常大、非常強。現在,這是全香港人權的問題。」

除了個人上街,當天更見到不少以家庭為單位的抗爭者。49歲的吳丹尼(化名)一家7口浩浩蕩蕩,帶著妻兒,以及3個姊姊同行,兒子、女兒分別為9歲、7歲。吳丹尼說:「在家裡的時候,會給他們看一些影片,很多衝擊、流血事件,他們都懂的,兒子敢看,女兒不太敢看。」「但躲在家裡沒用,如果大家都不盡一份力,香港就更加完蛋了。」他指著女兒:「她以前曾說長大要當警察,我跟她說,不可以。」
吳丹尼曾任職於媒體,他的朋友之中,若有孩子的,十之八九打算離開香港。近期之內,光是移民公司的說明會,他就陪著親友聽了好幾場,眾人尤其對移民台灣有興趣。他說:「我跟朋友討論過,孩子如果留在香港,未來就三條路:第一,投共,保證你節節高昇;第二,抗爭,但你要有心理準備會遭到孤立,無法有很好的發展和晉升;第三,當順民,把想法往肚子裡吞,有什麼不滿就偷偷上臉書抱怨一下就好。」但是,這三條路,他都不想讓孩子經歷,「現在有第四條路:走人。不走不行,如果不離開,無法跟下一代解釋你們要怎麼辦?」
此後不分「和」與「武」?
想救香港的人不止一種,10週以來,「和理非」和「勇武派」引起廣泛討論,兩派逐漸發展出默契,卻無明顯共識。「和理非」主張和平、理性、非暴力模式抗爭,例如2003年港府計劃強推《基本法》23條,立法禁止「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竊取國家機密」行為,導致超過50萬人上街,港人和平上街抗爭,反映公民社會秩序良好;每年六四晚會、七一遊行也被認為是和平示威的展現。而「勇武」則如其名,走在抗爭最前沿,主張暴力抗爭,2016年的魚蛋革命(旺角警民衝突)即是一例。
一部分輿論認為,勇武抗爭者的暴力衝擊、私刑行為,是對這場運動的傷害。不論日前在機場,遭示威者綑綁圍毆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記者事件,或其他暴力衝擊,都讓接連幾場和平抗議難以撕掉「被騎劫」的標籤。和平示威者不論是否和勇武派劃清界線,都會遭到不同立場人士的指責。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於8月12日發表《「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現場調查報告》顯示,6月期間,有一半示威者認為「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示威已經沒有效用」,愈來愈多示威者認為「激進的示威手段可以令政府聆聽民意」。這份報告亦顯示,認同「激進手段令社會上其他人反感」的受訪者亦大抵佔多數,這說明示威者並非沒有考慮過社會上其他人對示威的觀感。數據顯示,今年7月期間,市民對「在政府一意孤行的情況下,抗爭者使用武力是可以理解的」說法,認同感明顯上升。
另一份香港市民近日在網路上發起、樣本超過9萬3000人的問卷調查則顯示,93%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和理非」。這群「和理非」人士之中,能接受的前三大示威方式為:罷工、在沒有不反對通知書下遊行,以及不合作運動;至於破壞警署、縱火、破壞公物等抗爭手段,支持度只有6.5%至16.4%。不過,有87%「和理非」受訪者表示,不會跟「勇武」切割。

此前曾發動721等遊行的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在8月17日對媒體說,網上年輕的朋友已稱818為「和理非日」,勇武的朋友當日會做「和理非」,也沒有「下半場」(指遊行結束的暴力衝撞事件),籲「和理非」團結上街。

在818集會後的遊行中,前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一直走在隊頭。談起和平主張,他說:「其實對香港抗爭的定性,不是特區政府定性的,是國務院港澳辦定性的,他(港澳辦)在不同階段亂說,一下說『顏色革命』,一下說港人是『恐怖主義』,說法彎來彎去。」長毛強調:「他們用政治抹黑,去定性香港發生的情況,我們就用和平的方法,向他們展現我們的主張。」
勇武派自白:「但是我們沒有別的路走」
但岑子杰也稱,「和理非」和「勇武派」並非對立的。他如是理解勇武派的行動:「7月1號,有一些朋友衝進立法會,有人在立法會牆上寫了一句話:『是你(林鄭政府)教我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岑子杰說:「你就知道為什麼他們會勇武。他們就覺得我們100萬人站出來、200萬站出來,都還是沒有用,那你跟我談什麼『和理非』呢?」
818集會尚未開始前,威爾(化名,26歲)高舉自備手寫看板,主張「818不再分『和』『勇』」,頂著攝氏30度高溫,在維園的一角苦站。連路人都看出他很熱,有人路過,直接塞給他一瓶礦泉水,更多和平示威者走過便對他比讚。一名市民走過,緊緊與他擁抱。

威爾的上半身僅露出一雙眼睛。從一身裝備不難看出,他是支持勇武抗爭的示威者。威爾告訴我們,6月以來幾場與警方正面衝突,他幾乎無役不與,包緊的身體傷痕累累,但他拒絕進一步透露傷處及其他足以辨識個人特徵的資訊。
「勇武,也是政府逼出來的。」他說:「6月9號開始,我們已經走過很多很多次和平的遊行,但是政府沒有理會我們。我知道我們做的不一定是對的,但是我們沒有別的路走。所以我還是比較支持勇武。」但一直有抗爭者和反對這場社會運動的人士認為,勇武派騎劫了和理非,威爾說:「我們不再分勇武和和理非,因為我們都是香港人,我們的意念是一樣的。所以做什麼不要緊,我們同一個意念就好。」
服務於餐飲業的Andy(化名,28歲)則說,高齡60多歲的母親比他更勇武。Andy說:「我媽媽很擔心我的安危,她自己卻每次都站到最前面。她很保護年輕一代,還曾經在第一線罵警察。」
他說:「我明白勇武派。大家被逼到死角、沒有辦法了,只能這樣子。大陸媒體說我們是暴民,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們挨了多少棍子、吃了多少煙霧彈。二百萬人出來政府都可以這麼漠視,那你(港府)就是要把人逼瘋。」
事實上,Andy並不堅持特定抗爭策略,「其實我一開始沒有要出來,是看到元朗黑道打人,看見不公義的事,才覺得不管鬥不鬥得過(政府),反正要拚一下。有些東西值得我們守護,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所以一定要站出來。」

8月18日入夜,我們在政總外遇到幾名徘徊中的青年,他們有備而來,始終蒙著臉,身上的裝備都是升級過後的。25歲的陳正東(化名)說:「今天一整天都是和理非的主場,他們回家之後,就不會對他們的安全有威脅。但我們比較勇武的不會滿足,我覺得今天太和理非了,所以留下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做。」
陳正東說,幾個星期以來,示威者都被拘捕、受傷了,也希望星期六日可以有喘息時間。「政府說我們很暴力,但其實是政府迫使我們升級行動的。但我們其實是愛好和平的一群香港人,假如沒有這件事,我們也在吃喝玩樂,我現在應該在旅行啊。」
22歲、剛從大學畢業的張飛(化名)說,和理非和勇武派其實是同一類人:「我們都是香港人,只是爭取權利的手段不同。」
仍見不到落幕可能
但是政府要落實回應幾個訴求,抗爭才會落幕呢?具體來說,該如何定義這場運動的成敗?林鄭若只同意五大訴求裡的其中數項,抗爭者會接受嗎?林鄭若想和示威者談判,該找誰談?這場「沒有行動總指揮」的社會運動已經進入第十週,港人如水,誰又能代表廣大示威者?水能流動、亦能衝擊——但若水勢漸弱,又長期遭到高溫蒸煎,誰能保證,這場社會運動不會被一再消耗、甚至內耗,而致焦乾呢?
「這當然是一個問題。」長毛不諱言,無大台的抗爭模式面臨兩難,但他強調,林鄭月娥現在並非無事可做,至少能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且在調查結果出爐前,停止所有對港人的監控、釋放被拘留的抗爭者。

「林鄭月娥一個訴求也沒回應。」岑子杰說,港府至今尚未依照立法會的合法程序,收回逃犯條例,「我覺得,如果真的要讓這個運動可以落幕,首先林鄭月娥要先回應一些訴求,然後我們才能夠讓這個氣氛平淡下來。」
岑子杰對談判並不悲觀:「我覺得現在真的不是沒有討論的可能性。因為討論不一定是要坐在一個房間理面雙方對談。市民已經拋出我們的訴求,政府也做出他的立場。政府不讓,你要人民讓什麼?」
但顯然群眾尚未有共識。例如,陳正東就主張:「拖了那麼久,那當然要五個訴求都要到才行。」理由是,若港府在六月初就答應一到兩個訴求,民怨不會沸騰至此,如今大批手足受傷犧牲,「當然要所有訴求都拿到。」
站在陳正東身邊的張飛,立刻說出不同立場:「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拿到雙真普選,其他四個我都不care。」但他判斷,若政府答應一至兩個訴求,大概就有一半港人滿足、不會再上街,「現在已經8月中了,9月開學,人會愈來愈少。政府至少要答應一到兩個訴求,不然很難把這件事結束吧......。」
香港史上首度「無大台」行動,在港府長期不回應訴求後,陷入困境。
「我們不是無大台,是多大台。」岑子杰說,如今民陣只是其中一個大台,還有其他的大台,都在運作,「我們有其他不同對局面的分析、用不同的方法,我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追求共同的五大訴求而已。」
「只差一個人就成功」
香港會有終局之戰嗎?台灣戰略學會研究員蘇紫雲說,目前尚看不出徵兆,但他認為,在818集會中,面對中國武嚇,香港民眾和領導團體很聰明,例如並未遭到持五星旗者激怒而使用暴力,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更在運動前夕表達自己並非港獨,蘇紫雲說:「這在戰略上很聰明,就是不給中共中央介入的藉口。」
關鍵的觀察點應落在9月中旬。他分析,9月是開學月,9月17日又是台灣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受理申請截止日;加上中國即將迎來10月1日國慶,「對中國來說,十一之前,應該會想做一個結束。」
但所謂「結束」,北京未必使出強硬手段。他分析,也許北京與港府會持續給示威者軟釘子碰,一邊把武警擺在深圳、以武力造成港人自我審查,營造心理戰,另一邊持續打消耗戰,也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總幹事譚萬基說:「若林鄭繼續躲在警察背後,暴力只會愈來愈上升到不可收拾的狀態。我們從人權維護、保護的角度去看,要想像這個ending應該是怎樣?」
終局無法想像,成敗難以定義。但譚萬基認為,成功有很多種層面,例如8月5日罷工,這顯示港人紛紛挺身而出。「香港政府對人權、新聞自由戕害愈來愈嚴重,在這運動裡,不論各年齡、階層,都重新發現自由對我們是很重要的,」他舉例,許多向來對政治冷感、與他多年未聯絡的香港友人,在這兩個多月來,頻頻發來訊息,「大家都站出來就,已經是很大的成就了。」
但若港府遲遲拖延、堅決不回應五項訴求,這場社會運動會以何種形式落幕?「很難說,但也可以說很容易成功:因為我們『只差一個人』就成功了,」譚萬基說,「那個人就是林鄭。至少,其中有幾項訴求,例如成立調查委員會,是她現在就可以做的。」
港人反修例、民警衝突大事紀
- 2019.4.3 港府將《逃犯條例》交與立法會進行一讀。
- 2019.6.6 香港法律界約3000人著黑衣上街,抗議修法。
- 2019.6.9 103萬人上街反對修法,港府晚間仍宣布按原時程二讀《逃犯條例》,警民爆發衝突。
- 2019.6.12 萬人包圍立法會,要求停止二讀、撤回修例,港警共發射約150枚催淚彈和20發布袋鉛彈、數發橡膠子彈,逾80人受傷。港府並以「暴動」定性民眾示威。
- 2019.6.15 林鄭月娥召開記者會致歉,表示「暫緩」修例,並稱這是「特首決定、中央支持」,並表示同意警方對於612警民衝突事件定性為「暴動」。記者會結束後,一名男子登上太古廣場平台,身邊掛著「反送中」布條,徘徊後墜樓身亡。
- 2019.6.16 香港人權陣線發起遊行,近200萬港人上街。提出五大訴求:撤回惡法、不要檢控示威者、反對定性暴動、追究開槍責任、林鄭下台。
- 2019.6.18 林鄭月娥再度召開記者會致歉,對於港人要求「撤回」修例,她僅稱宣布停止修例、未來不會有二讀時間表,不提「撤回」字眼。
- 2019.6.22 正義聯盟李偲嫣在遮打花園舉行「支持香港警察祝福香港」集會,約300多人出席。
- 2019.6.29 香港教育大學女學生在樓梯間寫下反《逃犯條例》修訂的訴求後,墜樓身亡。
- 2019.6.30 一名女子在臉書寫下「香港,加油,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勝利」後,從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天橋墜下身亡。
- 2019.7.1 香港民眾七一大遊行,主題為「撤回惡法、林鄭下台」,約55萬人參與遊行。
- 2019.7.9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承認修訂工作「完全失敗」,強調草案已「壽終正寢」、「The bill is dead(草案已死)」,不會再重新啟動,針對媒體多番詢問,仍不願正面說出「撤回」。
- 2019.7.21 民陣發起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遊行,約43萬人參與,示威者重申五大訴求,有示威者塗污中聯辦大樓外牆及門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警方清場、再度祭出橡膠子彈,多人受傷。同一晚,元朗有大批身穿白衣的黑社會人士手持木棍、鐵條,攻擊市民並兩度攻入地鐵站,追打站內市民及車廂內的乘客,多人嚴重受傷,但警方超過半小時才趕到現場,市民求助無門,港警被控「警黑勾結」。
- 2019.7.26 香港市民在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接機大堂舉行「和你飛」集會,抗議政府未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對警方執法手法不滿以及元朗暴力事件,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事件。集會發起人表示集會高峰時期有1.5萬人參加,警方稱參加人數為4000人。
- 2019.8.5. 約有35萬名市民響應三罷行動(罷工、罷課、罷市),進行最大規模的港鐵不合作運動,造成8條鐵路線路服務受阻。當天下午市民在七區進行罷工,部分示威者進行「游擊」佔據和示威行動,警方進行大規模清場行動,共施發約800枚催淚彈、140枚橡膠子彈及20發海綿彈驅散。
- 2019.8.10 守護香港大聯盟將當日定為「全民撐警日」,支持港警執法。
- 2019.8.18 民陣在維園發起集會,170萬港人響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