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帶你飛3】不願讓李安寫推薦信 李淳曾無法和「李安的兒子」共處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李淳曾經無法與 「李安的兒子」這個身分共處, 但回想起來, 這樣的心態根本 就是因為他當時自信不足, 易受刺激。
李淳曾經無法與 「李安的兒子」這個身分共處, 但回想起來, 這樣的心態根本 就是因為他當時自信不足, 易受刺激。
2017年李淳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當時將接下金馬獎主席的李安受訪時曾說,希望是別人得獎。李淳說,可以理解李安的想法,因為在事業早期階段就被認可,容易被定型,「父親也會說,我們李家人,都是比較慢成熟。所以就慢慢讓自己的深度增加吧。」
身為李安的兒子,曾經連大學要申請戲劇系,他都不願意讓李安寫推薦信,即使李安的名字很具說服力。到他出來當演員後,華裔臉孔在美國影壇處處受限,那是一段李淳對表演沒信心、也與「李安的兒子」這個身分無法和平共處的時候。如今回到東方,他邊練著武術的基本功,心裡也牢牢紮著樁,「簡單來說,要先改變自己,才能與它和平共處。」
2017年,李淳曾以《目擊者》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本刊攝影組)
「而我的少林師父也講過,所有的成長都是壓力之中逼出來的。我們家裡的人本來就是比較做自己的事情,不太會管外面的事情,反而有時候被迫意識到,外面是怎麼看待我這個人,我覺得反而也是滿好的,可以去分辨什麼是自己,什麼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李淳曾在李安執導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演出大兵,也為戲受軍事訓練。(本刊攝影組)
李淳有一個很抗壓的父親,他看到的是,「所有內心的強壯,都不是一天的事,不是扮出來的,真的是在抵抗別人的眼光,才能有內心的力量。」
而他再回頭看看身處壓力之中的自己呢?「可能就在這些事情當中,找尋自己的道路吧。」至少李淳想要當演員,家人也只能支持,他笑了起來:「起碼他們不能說『做個醫生很扎實啊!』他們沒資格講這個。」
李淳在《目擊者》演出殺人犯,表現冷靜駭人的暴力。(威視提供)
李淳曾經演過殘暴冷酷的殺人犯,也可以裝鬧扮高中生,怎麼找到平衡的呢?如今,在拍戲現場,李淳說自己學會像水一樣,是流動的。懂得在休息時與演戲時保持相同的水位,隨時可以哭可以笑,在很用力時,心裡面反而很平靜在休息。
李淳3歲多時就曾在李安的《囍宴》中客串演出。(翻攝自網路)
他說,「這不只是練武得來的,拍戲也會慢慢學到。」可能,眼前的他正同時處在兩種狀態裡。安安靜靜的,與分析性的,他的心智忙著搜羅各種訊息來源,分析這河面下的種種擾動,在善變的世界裡正導航著他,亦是他的師父。
服裝提供:PRADA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