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八通關古道東段(瓦拉米步道),此行由於行走南二段,由八通關古道西段出東埔,才發現東段的八通關古道其實獨具特色,從東埔至雲龍瀑布,路程不長很適合一般人行走,對我而言這是個遲來的驚喜,卻也很意外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這麼美麗又容易行走的步道上,人潮卻沒有預期來得多。
驚豔八通關 高山峻嶺視野更勝錐麓古道

由嘉義東埔溫泉登山口至雲龍瀑布、長約3.9公里的八通關古道,為日治時期開闢的越嶺古道,有著貌似熱門的錐麓古道的高山深谷視野,沒有人數管制、不必付費,是一條非常適合一般人健行的大眾化路線。

台灣有二條八通關古道,一是清代闢建,由南投竹山經東埔陳有蘭溪至花蓮玉里,多已淹沒在荒淹蔓草間,另一條是日治時期為開山撫蕃而建,為了提供拉砲及補給,沿路設置駐在所,多沿著等高線而行,現在行走的八通關古道就是日治時期所建。


一般大眾化建行從東埔一鄰登山口進入至雲龍瀑布(3.9公里)折返,坡度平緩、路程不長,加上玉山國家公園在危險路段已搭設護欄,安全性提高不少。走八通關古道的印象,就是有多處石壁有山泉水滲山,有時像是通過小瀑布一般,我有時會抿一口感受其中的甘甜,接近雲龍瀑布時的石壁,經礦物質作用呈現彩色岩壁,相當特別。



雲龍瀑布位在海拔1,640公尺,是一個上中下層的懸谷式瀑布,水量豐沛,上層為涓涓細絲,匯入中層水量巨增,氣勢磅礡,若要觀望下層全貌,可往前行過雲龍吊橋。

回程是緩行下坡,自然輕鬆不少,回到登山口前的愛玉亭,有二間提供愛玉的飲食小店,老闆娘很熱情,走累了不妨來吃一口手工愛玉。
行走中想起太魯閣國家公園熱門的錐麓古道,同樣是山壁鑿出的山腰窄路,一旁是石壁,一旁是陳有蘭溪(丹柳蘭溪)切出的河谷地形,二者確實有相似之處,但八通關古道可瞻望重山峻嶺,又有多處石壁山泉,加上終點壯觀的雲龍瀑布,高山深谷的氣勢一點也不輸錐麓古道。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