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起床睜開眼看到的東西是什麼?「天花板。」以前睡覺她都跟妹妹一起睡,後來妹妹去美國工作,現在一個人睡。不喜歡看到什麼?「小強。」習慣一個人吃飯?「蠻習慣的,我很習慣獨處。」後來我們問她這麼努力賺錢是為了什麼?她說是為了退休生活做準備,「老了後我想住安養院,好一點的,像電影《偷穿高跟鞋》裡面的安養院一樣。」
【背叛比鬼更恐怖番外篇】如果人生是一場電影 最恐怖的結局:無法跟家人別離

笭菁不看恐怖電影。「我不喜歡被嚇,就是絕命終結站那種我都沒辦法,人生不要那麼自虐,看看鋼鐵人多帥對不對?人生多麼美好。」寫恐怖與愛情的人,不看這2種片型,除非愛情片是喜歡的明星,例如孔劉或胡歌。
那如果把人生拍成恐怖電影,你會用哪個情境當成開場?「日常生活,最好是拍我背影,我離家,開門的樣子。我喜歡那種開場,出去的時候我要去哪裡就可以當1個楔子,下1個場景就可以切換到電影主軸。」至於電影結局,則是:「沒有結局,懸念的,要有伏筆。」那你希望哪個演員演你?「《分裂》的女主角,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21人格,超好看的,第3集就不要看了。」
如果把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放進電影裡,是什麼樣的角色?「家人。」對於自己投入寫作,家中始終支持。她單身未婚,家裡也不像傳統家庭一樣催她,「我爸爸還說,我把女兒養得這麼好,幹嘛要送去別人家。」聊到這邊,笭菁的聲調語氣像是小女兒一樣。經紀人李良玉說:「他跟他爸爸媽媽感情很好,每次簽書會他爸媽都會跟著來,他爸媽很開明,覺得人生沒有一定要循著什麼規則走。」

小說裡她描寫各種因鬼而死亡的事件,現實中她沒有相關經驗,唯一一次面對死亡,是跟她很親的外公、外婆過世。
外婆去年過世,過世前自己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但家族長輩不捨,還是做了急救。「硬插管子撐很多天,我去看她時,我很不能接受,她沒有意識也不能做拔管,得等自然衰竭,那是我外婆自己簽的,不是他的子女簽的,可是一樣多受一些折磨,還蠻久的。」
「我做直銷有很多會員,有一個爸爸被救回來後,他女兒來看他,他是瞪著別過頭,後來他的孫子問他怎麼這樣子?他的意思是因為他們救我回來,很痛,非常痛,所以很氣他的子女。」
人生若是一場電影,最恐怖的結局,或許就是必須接受無謂的折磨與疼痛,無法跟家人好好別離。
聊到這邊,笭菁的眼光有點濕潤,是不是我們攝影機的燈光太刺眼了?「不會。」她轉過頭,說她看另一邊就好,「我是敏感型眼睛,有風,我騎機車視線就模糊了,很危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