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險的前身是殘扶險,從理賠來看,不管是一次性給付或者有保證給付,都可以提供保戶在發生事故後的經濟補償。但自從名字改成「失能」之後,也讓不少人誤以為只要失去工作能力都可以獲得理賠,其實不然,它有明確規範失去哪些能力、達到什麼程度才能獲賠。
【圖解保險】新冠肺炎導致肺纖維化後遺症 失能險賠不賠?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因為部分患者被發現身體痊癒後,肺部仍遺留纖維化的後遺症,讓不少保戶開始留意哪些保單有理賠,而失能險是其中一張。
以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為例,如果有民眾確診導致肺纖維化,終身只能從事輕便工作,則屬七級失能,可領取失能險一次給付保險金(給付比例40%)。若情況嚴重,終身不能從事任何工作,但日常生活尚可自理,屬三級失能,那麼,除了一次給付保險金(給付比例80%),還能定期領取失能扶助金。
其實失能的類型有兩種,分別是「器質失能」與「機能失能」,像是截肢、摘除器官屬於前者,後者則是身體或器官功能遺存障害。實務上,截肢、摘除器官很容易認定,但是如果是機能失能,因為有認定程度上的輕重分別,必須經過治療及專業認定才符合,有時卻也因此易起爭議。
現在就透過以下圖文,來釐清失能險理賠要件。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