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街頭已經炎熱,不少婆婆媽媽汗流浹背,揮舞著黃絲帶的民眾走在路上,綿延超過500公尺,卻仍背著「壯闊台灣」背包、旗幟,說今晚就是為了吳怡農而來。三千多人的隊伍走到歷史博物館前,麥克風一交到吳怡農手中,氣氛立即歡騰,尖叫聲中不時伴隨「選市長」「你好帥」等高呼。
【送神還需平凡人番外篇】罷韓投票倒數 陳冠榮:還不敢想像週六最後的樣子

6月3日晚間,高雄市鬧區中正一路上,大批人潮正聚集在舊市議會前。罷韓投票倒數,一週來罷韓團體從早到晚天天在高雄市街區掃街催票,為了壯大聲勢,當晚罷韓團體特別找來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助陣。當吳怡農一現身,所有人立刻爭相尖叫、推擠,場面一度失控。
站在吳怡農身邊,「罷韓四君子」陳冠榮、尹立、李佾潔及張博洋,反倒只像是配角。李佾潔笑說,4個人走在吳怡農旁,「就是4個小黑人和一個白馬王子的組合」。而本該是主角的領銜人陳冠榮,在整晚的活動裡,無論是發言或舉措,依舊像一杯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任憑所有鎂光燈和關注集中在吳怡農身上。活動結束他走下台,我問他會不會介意大家眼裡都只有吳怡農?他回答:「不會啊,只要能讓大家關注這個議題,注意力不在我身上也沒關係。」
2月中我們在陳冠榮家採訪時,他同樣是這麼說的:「我們宣傳的時候重點不是放個人,永遠都把功勞歸給市民…罷免不是我跟韓國瑜的比較,比較像是韓跟其他潛在候選人的比較,或是韓國瑜跟正常人程度市長的比較。」
3月罷免案成立,罷韓聲勢日漸升溫,幾乎每週都有記者會或公開行程。不喜歡出鋒頭的陳冠榮,雖然因此多了不少與群眾互動對話的機會,面對鏡頭卻仍然生澀。5月30日罷免案電視說明會,韓國瑜以巡視雨災農損為由缺席,半小時的畫面由陳冠榮一人獨撐大局,他從民主談到高雄發展,多數時候面無表情,語氣冷靜,不時看稿,書生氣息濃厚,只有在講到6年前氣爆事件父親罹難、自己因此扛起求償工作時,才稍微哽咽。
一週後的今天他回憶起那場說明會,說自己前一晚為了準備,只睡了3小時,直到最後一刻還在緊張,「一開始我右腿止不住一直抖,還好攝影機只拍到上半身,」他笑說。先前受訪,他說自己不是非要別人必須做什麼的人,就算說明也不愛帶情緒或憤怒,韓粉若不接受,就算了。
投票日只剩不到2天,面對罷韓來勢洶洶,韓陣營幾度提起聲請罷免,也呼籲市民要監票、不投票,意圖降低投票率,讓同意票數無法超過57萬門檻。陳冠榮坦言,韓陣營的「恐嚇」,已讓不少市民感到壓力,反映若是出門投票就像表態,乾脆不要投票。也因此,儘管罷韓的網路聲量遠高過挺韓方,週六投票結果,他們仍不敢樂觀。
為了壯大聲勢,罷免前最後一夜罷韓團體預計在美麗島捷運站前再辦大遊行,希望召集十萬人上街,讓怯於投票的市民隔天更有信心出門。與陳冠榮告別前,我問他如何預期週六的結果?他說自己至今仍不敢想:「這件事情太重要了…我現在還沒辦法想像那天最後的樣子。」罷免長路走過半年,比起想著結束後的慶祝、甚至是加冠晉爵,他們至今還在努力拚搏衝過終點線。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