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過去世豐只做Home Depot訂單時,產品僅有27種就占了營收6成,可說是簡單又好賺;大單消失後,他一下子接了120多個客戶,上萬種款式不同的螺絲訂單,淨利卻比Home Depot的訂單少了4成,工廠端也叫苦連天。
【螺絲界LV4】少年三代導入AI 老師傅怕丟工作出招回擊

為了彌補營收缺口,無論大、小單,陳駿彥幾乎來者不拒。「家人不會給我壓力,但我會給自己壓力。我希望我這一趟出去,有做到該做的事情;我到了一個地方,也會給自己期許,希望跟客戶談的東西,我要很有把握。」
「每個人都說,為什麼以前可以簡單做,現在一筆訂單,規格、尺寸這麼多,金額也才這樣,為什麼你要接這種訂單?」







引智慧系統 師傅反彈
陳駿彥夾在客戶跟工廠之間,「我真的是像一個夾心餅乾,很難施展。我跟客戶講了很多計畫,想要做很多東西;可是回到台灣,工廠這邊沒辦法接受,最後做的東西還是錯的,產品沒辦法達到客戶需求。我給工廠的單大部分都被駁回,我沒辦法得到客戶的信賴,只會一直消費世豐的名聲。」
他決定切入少量多樣、客製化,產品品號多達1萬多種,並向時任董事長的父親陳得麟請纓,要求出任總經理,「我只管業務、管不到工廠,這樣我沒辦法做事情。」
而產品線暴增,陳駿彥也發覺,過去在生產線上,靠老師傅手寫工單報工的時代,根本無暇應付快速變動的產品交期。
陳駿彥形容,這其實就像大數法則,「以前沒有生產排程的習慣,大家常是不趕的先做,趕的產品都放在旁邊,等到最後一天,大家都在趕工。業務與工廠的資訊不對稱,那其實是一團亂的。」
2012年,陳駿彥導入電腦智慧系統,但改變系統容易,改變人心卻很困難,深怕被電腦搶走工作的老師傅,也不斷出招回擊。「不是嫌系統不好用、就是螢幕太小、格子太小,各式各樣的問題很多,像資料key進系統永遠都會錯,不是少一個0、就是多一個0,每次開會,光對報表就先花了1小時。」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