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爸爸不時注意桌上的手機,因為5歲的兒子偉偉正在學習發展中心上課,隨時都可能癲癇發作,「我以前是不帶手機的,現在手機不離身。」人生的改變不只手機,為了照顧孩子,他甚至把全職工作改為兼職,還打算將來兒子入學了,要修習相關課程,擔任兒子的教學助理,我稱讚他如此愛孩子,他卻說:「不是的,是他愛我比較多。」 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變化,對像偉偉這樣的罕見疾病卓飛症(Dravet syndrome)患者來說,卻是不可承受之重。他一歲前就發病,對環境特別敏感,一點細微變化就會引起不自主的全身痙攣、抽搐,若撞到其他物體,恐造成嚴重傷害。好比偉偉晚上搭車上高速公路、車窗外的路燈因車速而產生的移動視覺效果,搭手扶梯、階梯透出來的光都會引起腦部不正常放電而全身痙攣;有的患者則是家裡有客人,太高興,抽筋;體溫超過攝氏38度,抽筋;玩得太累,也是抽筋。 偉偉每日小發作大約50次,一個月大發作4次。遇上流感季節,一個月有超過10天的時間要住院。家住台北的葉家,「小孩3歲半之前,我們不敢帶小孩跨過濁水溪以南,怕發作,臨時找不到醫生。」 另一位患者、卓飛症協會祕書長徐婉馨的女兒歡歡已經13歲了,因為太常發作,教室桌椅還特別訂製、包裹泡棉,以防她發作時撞傷。徐婉馨形容這種痙攣的可怕:「我不怕她抽(筋),小發作幾分鐘會停下來的都還好,最怕是一個小時以上的大抽,腦部會錯亂,醒過來會突然什麼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