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健保漲價議題熱議,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語重心長地說:「健保包山包海已經包了25年,衛福部要跟國人解釋清楚,包山包海的年代結束了,我們已經付不起了!」
【健保四漲3】洗腎、糖尿病年燒843億元 健保包山包海付不起了
日前健保署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年燒533億元再拿第1名,其次則是糖尿病年燒310億元,榜上慢性病就占了4項,是每年健保財務的沉重負擔。
攤開健保財務資訊,過去3個年度(2017~2019年)帳上都是入不敷出,收支短缺已從98億元擴大至337億元,預估明年安全準備金將低於1.5個月,「安全準備金是周轉的概念,如果偶爾保費進來不夠,或是突然發生像八仙塵爆的事故,就可以派上用場,就像你軋銀行3點半,現在連這筆錢都快沒了!」郝充仁表示。
郝充仁分析,台灣之所以付不起包山包海的健保,是因為人口結構改變,健保開源眼前只有增加保費這一步,但是在人口負成長的情況下,保費增加有限,反觀65歲至75歲的人口越來越多,「老年人口常見的慢性疾病大量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都耗用大量的健保資源。」因此,他認為改革第一個層面就是該全面檢討現行健保給付項目,凡是過度給付的內容,都該思考回歸社會保險的初衷,僅提供基礎的保障,同時兼顧照顧弱勢族群的福利。
第二個層面,他認為該全面提升預防醫療的功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改變健保給付公式,對品質好的個人或醫療機構提供合理的獎勵,尤其可以從慢性病等重點項目開始執行,「例如,健保可以學習商業保險這幾年開發的外溢保單,以保費折讓或保額提升為誘因,鼓勵大家進行健康促進的行為。」
「三代健保的精髓就是資源重分配,對看病的民眾而言,未來會面臨保費提高、自付額增加,而對營利的醫療院所來說,就是醫療費用點數分配。」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坦言,健保總額支付制度只有一塊大餅,隨著少子化和高齡化變遷,若不改變,錢只會越來越不夠用。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