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實驗室4】避雜訊躲山邊檢測 價格他們說了算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耕興目前在台灣、中國、美國等地都設置實驗室,已有200個國家承認其測試報告,牆上貼滿國內外相關組織認可的證書。
耕興目前在台灣、中國、美國等地都設置實驗室,已有200個國家承認其測試報告,牆上貼滿國內外相關組織認可的證書。
也不是什麼都會,「邊做邊累積經驗,電腦發射電磁波,發射源在哪裡我們會知道,二台電腦用的零組件不一樣‌,A公司可能是用A零件,B公司可能用B零件,測了就知道哪個零件電磁波強。」
初期案子不多,做得慢,等上手了,調整時間就能縮短,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著經營之道,「做生意就是這樣,要做到你沒有我就不行。第一次就要服務得很好,做口碑,價格我們訂,技術是沒辦法用金錢衡量。」
王新添有專業底子,口條也好,與他相識二十餘年的耕興品管部協理莊文聖說:「我們這行業太專業,以前去參加研討會,副董都可以用淺顯易懂、通俗的語詞讓人了解我們在做什麼。」
採訪中場,王新添拿出一份資料,是他依著訪綱逐項手寫答案,密密麻麻7頁,條列式表達、字體工整,「我先做了筆記,這樣你們會比較好處理。」最讓莊文聖佩服的,是王新添的好脾氣,回憶初期公司雜事多、壓力大,「從沒看過他生氣,什麼事情都笑笑的,事情來了就是要處理。」
事情愈多代表生意愈好,團隊開始擴編,「上帝是公平的,一天就24小時,案子太多沒辦法處理, ‌我們必須徵人訓練。」王新添心態豁達,不怕員工學成落跑,「如果什麼都害怕,那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王新添做事嚴、細心,訪問前依著訪問綱手寫答案,密密麻麻寫了7頁。
檢測是人滾錢的行業,「我們是服務業,人最重要!」人招進來,做的案子多了,收入高了,就能買更多儀器設備,之後接更多案子、徵更多人。
約莫1991年時,‌‌資訊產品百花齊放,「FCC很累,‌‌‌就開放台灣的實驗室,只要符合標準、申請合格,就可以檢測、幫FCC發驗證報告,這是公司業務的大突破。」取得「身分地位」後,耕興業績上衝,鐵皮搭建的小實驗室不敷使用,轉而在雜訊小的林口台地與東湖山邊設立戶外檢測場地,「有一好就沒二好,夏天熱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工程師都日曬雨淋。」當時競爭者不多,耕興很快打響名號,賺到錢就拿來建置更專業、更精密的室內檢測場地,「就是現在的2.0版實驗室。」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