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欣坦白講2】16歲離家當檳榔西施 陳詩欣想過沒有跆拳道的生活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下午5點,陳詩欣親自教孩子跆拳道,有時輕鬆開玩笑像個有趣的大姐姐,但也不失嚴肅,修正孩子的姿勢,並講解跆拳道的武術精神。
下午5點,陳詩欣親自教孩子跆拳道,有時輕鬆開玩笑像個有趣的大姐姐,但也不失嚴肅,修正孩子的姿勢,並講解跆拳道的武術精神。
陳詩欣的確完成父親的心願,幾乎拿下所有冠軍,16歲拿下世界盃冠軍,沒輸過任何韓國選手。那時跆拳道還不是奧運比賽項目,她覺得已完成父親願望,在國家隊中突然覺得:「為何人生只能有跆拳道?」她想做自己,選擇離家出走,寧願在外面擺地攤、做直銷、當檳榔西施,有段時間沒錢住家扶中心,父親來勸,她也不回家,父親只好留一張提款卡給她。電影裡的女兒進國家隊後叛逆,之後重歸父親懷抱,「她(電影女主角)選擇用吵的,我選擇離開,我吵都不吵。」她真好強,又強調一句:「不是吵不贏!是我不想聽我爸講為什麼我的生活只能有跆拳道。所以我覺得自己比女主角還有guts!」
奪金牌的比賽過程,她一場場講,像一場勵志電影,吃營養品長了滿身肌肉讓自己樣子像男人的女人,內心其實是好痛好害怕的鄰家女孩,哭哭笑笑講完了。但記憶深刻的,還是痛苦與悔恨。19歲重回跆拳道,是她人生第一次重新開始,即便天賦頂尖,2年空耗要追回並不容易。那時她天天跑北投的軍艦岩,哭著跑到山頂,「我大吼大叫,那是我宣洩的地方。」

打掃紓壓有潔癖 容不下一粒灰塵

她情緒化超級容易哭,衛生紙都揉爛了。問她在父親面前哭過嗎?卻只有一次,因中斷二年沒有競賽成績,國訓中心的選手們署名反對她成為國手,那時父女二人回家的路上都流淚,這也是她唯一一次看父親哭。父親陳偉雄說:「她個性強,像我一樣,我後來知道,越是想管她、控制她,她就離得越遠,我現在只做提醒而已,我說話就像訓話,她這輩子叫我教練的次數,比叫爸爸還多。她有狠勁,國中跟男大學生對練沒輸過,比男人還要強。」
父親陳偉雄(圖)的道館中,掛著陳詩欣獲得奧運金牌後,週刊特別製作的海報,上頭引述陳詩欣的話:「享受犧牲、犧牲享受。」
競技場不斷爭勝的成長過程,她養成近乎嚴格的潔癖,至今仍每天都要整理房間,在新竹買新屋,每週也必定要花一天的時間打掃家務,連陽台的鳥屎也不放過,樓梯角落更不能有灰塵。妹妹陳雅欣說:「她如果手指抹過去發現是髒的,就會說:『你給我吃下去。』她的潔癖是她紓解情緒壓力的方式。」
奧運金牌戰是她最後一場比賽,退役後回顧自身,覺得自己是聰明的,只是大把時間都花在訓練上,沒讀書,所以沒內涵、沒素養,因此學英文想到美國柏克萊大學讀運動行銷,申請資料都準備好了,但父母阻止。
她想做自己,但總是不能。到台北體院當副教授,學校環境也令她不適應,聊到這邊她語氣強勢:「重點是我看不到未來,這些選手在台北市誘惑太大,大家都在打工,跟我以前在國家隊完全不一樣的tone調,我就覺得:『我怎麼會在這邊?』」她說那時內心動亂,想著離開,於是開始讀書,讀博士時認識了學長董俊男。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