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語排灣語創作,聽起來很潮,做起來卻別有一番波折。族人稱她是「排灣族的蕾哈娜」,等等,蕾哈娜根本沒做母語專輯!
【鏡大咖】唱出部落 阿爆

曾經拿下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的「阿爆&Brandy」,
解散多年後,
阿爆(Aljenljeng Tjaluvie)終於以個人身分單飛,
母語專輯《vavayan·女人》讓人耳目一新。
去年底推出的《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玩出更多的新意,
入圍金曲獎8獎項。
排灣族蕾哈娜 阿爆
原名Aljenljeng Tjaluvie(排灣語),2003年以「阿爆& Brandy」出道,拿下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2014年推出排灣古謠專輯《東排三聲代》,2016年發表排灣語創作專輯《vavayan·女人》獲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2019年發表《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入圍金曲獎8獎項。
唱母語很幸運 樂譜裡尋根
「蕾哈娜現在應該沒有在做音樂了吧!」阿爆一聽到「排灣族的蕾哈娜」頭銜就忍不住大笑,儘管蕾哈娜來自一個大家還不熟的島國巴貝多,問題是,她的音樂裡也沒有太多家鄉的元素啊!阿爆說:「這是別人幫我取的,他們開玩笑地說,我是『排灣族的蕾哈娜』。因為我的歌有很多舞曲的元素,造型也跟一般唱母語的原住民歌手比較不一樣,有些比較現代的風格,所以他們就覺得有點fashion(流行),有時又唱舞曲,就幫我取一個比較好記的名字。」

阿爆解釋,這類暱稱就是取好玩的,像是三峽碧昂絲之類。巧合的是,碧昂絲現在也完全跟上民族音樂的風潮,歌曲充滿了非洲部落的元素。阿爆說:「我不曉得她為什麼轉變,但想要去挖自己根源的歌手,都有個特性,就是想要知道自己是誰。雖然她在美國長大,但其實是非裔美國人。」
一開始,阿爆推出母語專輯是為了傳承,想把部落的傳統音樂留下,但漸漸地也萌發了創作的念頭,為什麼只能吟唱傳統的歌謠呢?於是她走出了一條新路,「我覺得唱母語的歌手,有一個很幸運的地方,就是它會給妳很強的歸屬感。比方說,我做商業音樂會有很多商業上的價值判定,但母語音樂有另外一個標準,讓我們獲得成就感。」

阿爆說的成就感,就是音樂可以落實在族人的生活中,「像老師在部落裡用我的歌曲教學生學母語,甚至教材裡頭有我的歌,或是運動會時的廣播使用我的歌,這個價值跟一般商業價值不一樣,因為這是縈繞在族人的生活裡。」
「比方說,做這些音樂、拍攝的影像、跟部落藝術家合作、唱母語歌曲,我很清楚我服務的聽眾是誰,以及他們可以獲得什麼。因為數位時代的關係,這跟以往一般唱片靠銷量判定價值,有些不一樣。」阿爆分析,數位音樂發行的時代,聽眾有很多機會接觸不同類型、不同地方的音樂,「對於不熟悉的事物,接受度比較高。」
把部落的故事 唱進新大陸
不過母語音樂的創作也有其難度,阿爆說田野調查要花比較久的時間,「它要有些故事。比方說,要寫部落人們的故事,不像我們在台北,搭捷運就可以見面。」不論是寫歌、拍MV,都要真正到部落去,「因為這些歌的出發點,本來就是要寫他們的生活故事。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聽很多西洋歌曲,聽外國人、黑人的音樂,他們就是在街頭拍MV,因為那是他們住的地方。很多人把他們住的地方,用音樂與影像的方式呈現,漸漸地大眾就會習慣這個文化。台灣還沒有養成這樣的文化,所以我希望可以多拍一些,不是在台北的、原住民生活的樣子。」

相較於華語流行音樂侷限在大中華市場,母語創作儼然是開創新大陸,在世界各地找到不同的歌迷。阿爆說從《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開始,她把所有歌曲都附上英文歌詞,「〈無奈〉這首歌比較特別,因為YouTube有字幕協作功能,他們(歌迷)就自己新增字幕。所以現在這首歌有八國語言:英文、韓文、日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泰文、西班牙文和俄文,大家想要把它推薦給別人,或告訴世界這首歌來自台灣。」

黑人面前饒舌 音樂當名片
但這些人怎麼發現阿爆的呢?這要歸功於國際音樂節,相較於發行華語專輯,只能參加尾牙之類的商業演出,母語創作開發出國際市場,「妳的音樂很有自己的特色,這些音樂節的演出單位,就會邀請妳。妳要能講出音樂背後的故事,跟生長的地方有什麼關係。國外的聽眾很注重這個,就是『我聽妳的東西,那這跟妳的國家有什麼關係?』『我可以(從音樂)了解妳,或是妳出身的地方嗎?』」

阿爆說,在國外音樂節遇到的歌迷都很可愛,「一種是他自己可能也是音樂人,寄作品來,然後想要feature(客串);要不然就是他有做Beat,想要合作、一起寫歌。第二種是在國外念書的台灣人,想把這些歌推薦給當地人。」
阿爆說,有回參加紐約的音樂節活動,在能容納5千人的中央公園舞台演出,感覺跟之前看影集《慾望城市》的感覺截然不同,現場還有很多黑人,要在他們面前表演饒舌,這未免也太狂了!「這是讓我很緊張的事,因為他們會給妳正面、直接的反應。如果對妳沒有感覺,他們就不會理妳了。」最後聽眾覺得她很酷,因為這跟他們平常聽的音樂不一樣,「在國外表演很現實,如果觀眾對音樂有感覺,就會躍動、跳舞或尖叫,會在妳的音樂裡面。甚至唱完了下台,他們還會來問妳的Instagram,『我要怎麼follow妳』,非常非常直接。」

經過了國外音樂節的洗禮,阿爆說,自己已經很習慣在一群完全不認識自己的人面前,表達自己的音樂,「回台灣後,我變得很習慣演出,就算今天前面的歌手都唱國語,只有我一個人唱母語,也不會覺得尷尬。」
用母語創作音樂可以被大家接受,阿爆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去買個手搖飲時,如果聽到他們放我的歌,我會很開心。就算聽不懂,喜歡它的人還是會聽,就像我們也聽不懂韓語,但逛街買衣服都會聽到K-Pop一樣!」
場邊側記
「文化挪用」一直是敏感議題,從郭英男〈老人飲酒歌〉(〈飲酒歡樂歌〉)未授權卻被取樣的風波,一直到現在的母語創作,要該怎麼做才能避開爭議呢?阿爆說,一定要有顧問,去找該領域、或對族群比較有代表性與公信力的人,「可能問了1個人不夠,多問2、3個。」如果大家都覺得沒問題,基本上90%都是可以的。
造型:李詩文 服裝提供:Lacoste 化妝、髮型:林維悌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