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結構差 股價低迷 從這些銀行業者股價的長期跌幅來看,影響它們的並不只有今年初的疫情與近期的洗錢,還有長期的結構性問題,而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長期低利率的經濟環境。 以歐元區為例,包括德國、法國、荷蘭和瑞士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都在零以下,而近期宣布可能要推出負利率的英國,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只有0.19%。這樣的利率結構,讓銀行業很難靠著利差來實現獲利,然而它們又必須承擔貸款的違約風險,股價因此長期低迷。 另外,同樣處在長期低利率環境的日本,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零左右。而他們的大型銀行業如瑞穗銀行,目前的股價相較於2006年的高點已經跌了90%,而三井住友銀行的跌幅也將近80%。 這樣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在其他市場。例如美國聯準會宣布將會長期維持低利率,而美國銀行股中的績優生—JPMorgan,今年跌幅也有34%,遠遠地落後S&P500跟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