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手記】鄭有傑《親愛的房客》 關於思念的形狀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莫子儀在《親愛的房客》中,代替過世的戀人扶養他的兒子。(牽猴子提供)
莫子儀在《親愛的房客》中,代替過世的戀人扶養他的兒子。(牽猴子提供)
人死了就不存在了嗎?
這是在父親離世後,我和我的孩子時不時會討論的話題。
當父親在世的最後幾年,不斷與癌症搏鬥著。
但或許那幾年也是他最幸福的時光,因為他當阿公了。每次他牽著孫子的手、凝視他們,臉上幸福的笑容總會讓人忘記他是一個生病的人。
他對孫子的疼愛至深,毫無保留。也因此我們家上面2個小孩,至今對阿公都還留有清楚的印象。即便他離世已經過了9年,有時候孩子們還是會無來由地突然大哭,說想阿公。
那我呢?說來複雜,他在世時我並不是一個好兒子。我幾乎是用盡力氣想向他證明我跟他的不同,更遑論與他商量人生中的重大決定,也不曾有機會坐下來好好聊聊,化開心結。
反而是在他離世之後,我才越來越認識他。
因為在很多時候,尤其是在生活或工作上需要去對抗或堅持什麼的時候,我都會想到他:「啊!原來那時候他會做那些決定,心中想的是這個!」
雖然我選擇的行業與他南轅北轍,但他不在世的這9年,我才發現我們的創業軌跡好像、行事風格也驚人地相似、甚至連看著鏡子,都感覺自己長得越來越像他。
他的人走了,但他的存在感卻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強烈。
甚至有時候當我牽著孩子的手、凝視著他們的時候,都會無來由地感受到他疼愛孫子的心情。彷彿就像他正透過我的身體在牽著孩子、凝視著他們似的。然後我就會非常真實地感覺到:他存在。
後來我把這種無以名狀的情感,轉移到了電影《親愛的房客》中。
故事的起點是:林健一在他的戀人王立維離世之後,代替他扶養留下來的孩子王悠宇。
「活在你的生活之中,愛你所愛之人。這是我思念你的方式。」一開始健一的確是這樣想的。他透過陪伴孩子成長的酸甜苦辣,去感受立維的存在。
對於一個沒有血緣的孩子,怎麼可能光靠對亡者的思念或贖罪的念頭就扶養他好幾年?(牽猴子提供)
但孩子畢竟不是紀念品。對於一個沒有血緣的孩子,怎麼可能光靠對亡者的思念或贖罪的念頭就扶養他好幾年?
隨著時間經過,人與人之間自然會發展出對彼此的情感。那情感可能是愛、可能是對未來的期待、甚至可能是糾結難解的恩恩怨怨……這情感是什麼很難一言以蔽之,但正是這無以名狀的情感,讓彼此成為對方的歸宿;讓沒有血緣的人成為家人;讓一個屋子成為家。
這一切起於思念,但思念會隨著時間,改變成為別種形狀。只要留在世上的人好好活著、愛著,他就會繼續存在下去。
電影的結局,我們用了一首健一和悠宇共同創作的歌《在夢裏》來表達這種情感。
那是對於生命的擁抱、是諒解、也是一種未完待續的期待。
那首歌是這樣唱的:
我還不會飛翔
你告訴我 我有翅膀
以後 飛去別的地方
俯瞰全世界 我會很快樂嗎
你還會不會飛翔
我知道你也有翅膀
如果 飛去陌生的地方
淋了一些雨 會不會想家
你會很快樂嗎
我飛到你在的地方
我會很快樂嗎
在夢裏 一起回家
(詞/曲:法蘭 Fran)
導演鄭有傑。(牽猴子提供)

導演 鄭有傑

1977年生,台南人。擔任多部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演員與製作人。大學時期開始拍攝16釐米短片《私顏》、《石碇的夏天》,其中《石》片獲金馬獎最佳短片、並獲邀國際影展,開啟電影之路。退伍後開始編導電影長片《一年之初》、《陽陽》,獲國內外影展肯定;編導電視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1、2季)、《野蓮香》;執導多位知名歌手的MV;製作與共同編導電影《太陽的孩子》、製作原民台電視電影《巴克力藍的夏天》。亦有參與幕前演出,如《波麗士大人》、《鏡子森林》及多部電影短片等。另有翻譯電影原著小說《橫山家之味》(是枝裕和 原著)。《親愛的房客》為其執導的第4部電影長片。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