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筍」友採收麻竹筍 品嘗在地風味餐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雲林古坑的「筍友部落」,有專人導覽帶遊客體驗過往採筍人的辛苦。
雲林古坑的「筍友部落」,有專人導覽帶遊客體驗過往採筍人的辛苦。
來到雲林古坑鄉大埔社區,第一次跟著「筍」友們採收麻竹筍,還能品嘗令人懷念的竹筍五花肉及豬腳,最後還可帶著「黃金醬筍」當伴手禮,這樣的最佳筍友去哪找?!
趕在10月底麻竹筍產季結束前,參加了雲林古坑鄉大埔社區的「筍友部落半日遊」體驗。跟著導覽員走入麻竹林,此時卻早已過了清晨,導覽員說,麻竹筍不像綠竹筍一定要清晨時採收剛冒出的筍子,不過,麻竹筍一旦採下就開始老化,因此筍農通常得立刻就地剝殼、當日趕往加工廠水煮,其實是很辛苦的工作。
阿嬤熟練地進行麻竹筍剝殼處理。
看農夫把筍鑿對準筍子底部,用力一推,麻筍應聲斷落,但換手之後,我手中筍鑿卻是一動也不動,原來採收筍子不只得靠力氣,還要看準下刀位置。
採完麻竹筍之後,聽說大埔社區產的「黃金醬筍」,曾榮獲去年雲林良品伴手禮的首獎,當然也不能錯過「醬筍DIY」的體驗。醬筍做法很簡單,先把發酵醃漬好的筍管半成品排滿入瓶,接著倒入調好比例的豆豉及鹽,最後再倒入米酒,帶回家放置2個月後,就有美味醬筍可入菜了。
遊客體驗「醬筍DIY」,小心翼翼將筍管半成品放入瓶中。
來到麻竹筍故鄉,當然得好好品嘗在地竹筍風味餐。這回筍友部落請來知名廚師、也是出身雲林古坑的水蛙師張和錦來設計菜單,有著鄉下阿嬤滋味的「蔭瓜脆筍五花肉」,一口脆筍伴著鹹香五花肉,就能扒上好幾口飯;另一道十分花時間的「古坑筍乾烘豬腳」,軟嫩充滿膠質的豬腳,連骨頭都軟至可入口,再搭配筍絲正好解膩。
而加入鹹甘醬筍以及破布子料理而成的「樹果醬筍蒸鮮餘」,更提升鮮魚的美味;光是看到粽子外觀就引人好奇的「竹筍櫻蝦芋香糕」,裡頭的米糕加入竹筍、櫻花蝦和芋頭,不僅好吃也富飽足感。
軟嫩充滿膠質的「古坑筍乾烘豬腳」,連骨頭都可咀嚼入口。(2,500元桌菜菜色)
吃飽喝足,正好逛逛大埔社區消化一下。充滿鄉村風情的小山城,路旁隨處可見柳丁、龍眼、柑橘、咖啡、麻竹等作物,其實社區裡還藏有一棟近一甲子歷史的菸樓。原來民國40年左右,大埔已開始種植菸草,早期繁華時期,約有10幾戶人家種植菸草,且擁有7座菸樓,但大埔菸葉產業也在民國80年代走入歷史,如今僅剩唯一一棟菸樓。
現在保留下來的這棟菸樓,是源於屋主蕭南在世時的心願,太太蕭張翠碧繼承遺願,加上70多名志工熱心幫忙修復菸樓,讓後人憑此記憶古坑的這段歷史。
雲林古坑大埔社區裡唯一一棟保留下來的菸樓。

筍友部落

  • 地址:雲林縣古坑鄉朝陽村大埔路1-26號
  • 電話:05-582-9579、582-8868
  • 體驗活動:產季限定「筍友部落半日遊」(20人成行),1,200元/人,10月底前預約,含採筍、醬筍DIY、竹筍風味午餐。平日提供醬筍DIY費用150元/人、竹筍風味午餐2,500元/桌,皆須事先預訂。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