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登山成了熱門活動,許多人開始嚮往高山純淨視野,而即使在夏天,高山上的溫度依然相當低,冬天更會出現零下的溫度,因此許多人會選擇高檔保暖睡袋抵擋低溫,初入門登山的人,會選擇更換保暖值更高的睡袋,但若半夜仍感到寒氣逼人,可能就是睡墊的問題。
【登山裝備試用報告】帶睡袋半夜還是冷 認識睡墊的這個數值超重要

登山或野營時,明明帶了高檔保暖的睡袋,半夜仍被冷醒,這有可能是睡墊的保暖度不夠,如何讓自己睡得安穩,就要先了解睡墊的結構及R值(R-Value)。
對於高山行程或多日縱走,保障睡眠品質是恢復體力相當重要的一環,一夜不成眠,隔天容易精神不集中或可能引發高山症,不可不慎,因為每個人的耐寒程度不同,選擇的睡墊也不相同。
睡墊一般有2種選擇,一種是充氣睡墊,另一種是蛋殼型睡墊,充氣睡墊的好處是體型小不佔背包空間,缺點是容易因周遭環境如遇上箭竹或石頭被刺破而洩氣;蛋殼型睡墊的優點是沒有洩氣的問題,缺點是體型較大,充氣睡墊因破損就功能盡失,2種睡墊各有愛好者。
充氣睡墊又分為2種,一是自動充氣,另一種為手動充氣,自動充氣只要打開充氣閥門擺著就能自動將空氣灌入,但厚度僅約2.5公分;而手動充氣睡墊則要靠著充氣的幫浦設備或以嘴巴吹氣的方式將空氣灌入,厚度一般可達5至6公分,躺在其上有如睡在軟床上,舒適感比較強,適合豌豆公主,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睡墊。

如何選擇適合的睡墊,就要先認識R值(R-Value),R值是一個國際公認的熱阻值,R值愈高時,阻隔熱度的效果愈好,反之愈差。若是一般露營,海拔較低,氣溫在攝氏10度以上,睡墊的選擇以舒適為主即可;若是到高海拔地帶睡眠時,建議選擇R值3以上的睡墊,如果遇上冬季雪地,那就必須選擇R值4以上的數值為佳。
不過,重量也是登高山時的考量,R值愈高,重量也愈重,現在廠商不斷推出高R值又輕量化的睡墊,價格也愈高,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睡墊,肯定要多方考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