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低利率環境 價值與低波動股冷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電信股股價牛皮,屬於低波動股,在低利率環境難有表現。
電信股股價牛皮,屬於低波動股,在低利率環境難有表現。
對沖基金Two Sigma近期公布2020年各種投資因子報酬率概況。所謂的投資因子是指根據個別公司的財務與股價數據,來判定該公司擁有哪些類型的投資因子,較常見的有小型股、動能股、價值股與低波動股。根據Two Sigma的資料顯示,2020年表現最差的因子是價值股與低波動股。
台灣也有部分投信是根據這些因子來發行ETF,例如元大高股息低波動(00713)以及國泰臺灣低波動股利精選30基金(00701)等,而這些ETF在2020年的績效表現也遠遠不如整體指數。

慘輸成長股 報酬率墊底

這表示價值股跟低波動股被市場冷落,可能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那麼,台股裡面又有哪些是屬於價值股跟低波動股呢?
攤開上述二檔ETF的持股內容來看,他們共同持有的產業屬電信股跟金融股。確實,如果以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來看,金融股相對低於整體指數,也因此他們確實符合價值股的定義;而電信股則是因為股價相對牛皮,所以符合低波動股的定義。
為什麼這些在一般投資人印象中,屬於營運相對穩健、有合理配息的產業,也是存股族的最愛,報酬率卻會敬陪末座呢?我認為當前的低利率是最主要因素。
在低利率環境之下,市場資金會更願意投入在那些高成長的科技股。即便這些成長股在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創造合理的利潤與現金流,但由於市場利率相當低,所以投資人願意用更長的時間來換取公司的高成長性,而這些公司的股價也因此被持續向上推升。
知名的價值投資人塞斯.卡拉曼(Seth Klarman)近期就提到,中央銀行的寬鬆政策和政府的紓困刺激,已經使投資者相信風險完全消失。這讓像特斯拉這樣利潤微薄的電動車製造商,股價在這樣的環境下持續飆升。
其實價值股落後給成長股並不是只有2020年,過去10年來都是如此。只要低利率環境沒有明顯被扭轉,這樣的趨勢很有可能還會持續下去,持有這些公司的投資人可能得檢視一下,這些持股表現有沒有符合當初投資的期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