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帛琉泡泡「泡沫化」?駐帛大使周民淦:寄望暑假人潮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台灣與帛琉的旅遊之路,才正要開始。(駐帛琉大使周民淦提供)
台灣與帛琉的旅遊之路,才正要開始。(駐帛琉大使周民淦提供)
疫情爆發封鎖國境1年之後,台灣終於迎來首次的「純旅遊團」。2021年4月1日,第一架帛琉泡泡專機正式起飛,隨後於4月4日、4月7日分別推出泡泡專機飛往帛琉。天色光亮,機身往上拉高時,空中出現了台灣清晰的山海風景。
首團包機的乘客包含帛琉總統惠恕仁、駐帛琉大使周民淦等,全機123人幾乎滿座,然而第2團旅客數量僅約10人,第3團13人,價格高昂加上返台後還需進行「加強自主健康管理」以及PCR檢測,市場上普遍買氣不佳。未來帛琉泡泡是否「泡沫化」?周民淦表示:「還是有信心,到暑假一定會有人潮。」
「疫情以後,在帛琉最不一樣的體驗就是大海。」被許多帛琉台商稱為「最會推廣旅遊」的駐帛琉大使周民淦,曾派駐吉里巴斯、夏威夷等地,雖與海島有緣,但他來到帛琉才學會潛水,「帛琉的海洋資源很豐富,加上潛水的設備完善,環境很好。」
首發團機上,帛琉總統惠恕仁與旅客合照。
周民淦在帛琉每個月至少潛水2次,探勘當地海底各種風景,更身體力行走過所有旅客所能見的景點。疫情之後,他的海洋探索路線更延展開來,「以前一區會有十艘船,同一區可能有上百人一起下水,現在啊,不管去哪都只有自己一艘,大海就屬於你。」
身體力行推廣旅遊的駐帛琉大使周民淦,拍下照片時人在帛琉,特地戴上象徵台帛友誼的口罩。
帛琉的海底風景藏有寶藏,吸引各國旅客到訪,多數人以旅遊觀光產業維生。疫情之後帛琉宣布鎖國,為維持零確診,設定許多嚴格的檢疫措施。「疫情爆發不久時,連帛琉人要從關島返國,都得經過超過1個月的隔離與6次核酸檢測才行。」周民淦回憶,帛琉的嚴防,連美方都一度認為「太超過」。
「對於帛琉來說,台灣是唯一可以開放旅遊的國家。」周民淦指出,疫情前台灣旅客約佔帛琉整體十分之一,雖然比例不高,但因台灣並無社區感染案例,加上帛琉與台灣仍維持每月一次醫療包機,帛琉人返國需經台灣隔離、檢測,再轉機,「台灣是帛琉的過濾網,因為帛琉相信台灣的檢疫程序。」周民淦說,以旅遊為主要經濟收入的帛琉,台灣可以說是唯一的曙光。
帛琉的大海,是最天然也最誘人的資源。
兩國之間的友邦關係,是開通旅遊泡泡的第二層考量。帛琉是台灣15個邦交國中,唯一有直飛航班、飛行距離僅3.5小時,也被最多旅客認識的國家。台帛泡泡專機原訂2021年2月便要啟動,後因部桃疫情延宕2個月,待疫情穩定,兩國制定「遊戲規則」後才真正啟動。
我在飛往帛琉的班機上看到陽光灑落機艙,但要等到真正的光亮灑落帛琉,還有一段路要走。光是旅客赴機場檢疫的環節,就受到不少外界批評,認為流程瑣碎、耗時過長,「若是開放72小時前檢疫,可能會有社區感染機會,所以直接在機場檢疫,採撿結果出來後,旅客立刻進入安全的『泡泡』模式。」周民淦指出,帛琉泡泡團與一般出國前需要求72小時內檢疫報告不同,因為旅客一到帛琉不需任何隔離,可以直接進行旅遊活動,提早去機場只需要一次檢疫動作,就能確保整體安全。
旅客在泡泡團行程內造訪水母湖,幾個人就包下一座有兩個足球場大的湖。
至於赴帛琉旅遊的台灣旅客,是否有染疫可能?以首發團入住的「帛琉老爺大酒店」為例,所有會接觸旅客之工作人員皆已經接種疫苗;泡泡團行程前往之餐廳,皆需要經過旅遊管理局訓練,拿到防疫合格標章,才可接待旅客。此外,帛琉方更推算,4月底前可以完成全國人民60%的疫苗接種,5月底前可達到80%,「到時候帛琉會更有信心接待更多旅客,也許台灣旅客來帛琉前,就不需要通過檢疫程序。」
帛琉老爺大酒店完全沒有外籍旅客入住,只有首發團旅客。
入餐廳前,工作人員的配備。
「帛琉泡泡團」的啟動,並非僅是旅遊模式的執行,更是外交層級的推展。「兩國關係的建立不只是高層的交流,人與人和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周民淦表示,接觸就是增加了解,疫情前台灣人已透過造訪在地社區,展現人民素養,「兩國建交20年,台灣對帛琉的援助,當地人更是看在眼中。」
首發團行程中,記者拜訪在地人假日前往的公園,當地人看見台灣旅客,立即對著鏡頭揮手,大喊:「歡迎來帛琉。」被問到是否害怕台灣旅客?他們回答:「完全不會,我們知道台灣也是疫情控制很好的國家。」顯見在地人對台灣的友善態度。
帛琉通過防疫工作檢查的店家,都可以看見此貼紙。
再談「帛琉泡泡團」的高價團費從何而來?首先,旅客前往帛琉前,最先會在機場被採檢,PCR檢測費用為7,000元;隨後搭乘華航飛往帛琉,首發團機票價格為每人新台幣2萬5千元,稅金另計;赴帛琉後入住老爺大酒店,每晚每房約200美元。過去旅客前往帛琉旅遊,一艘船單日費用為500美元,可載客30人,泡泡團包船價,每艘船為1,000元美金,且載客量最多僅能17人,價格貴上4倍。以上價格只是初估,還不包含各區門票、晚餐及當地巴士行程。
如今從帛琉的團體行程,已經可以約略瞧見未來旅遊市場的初步走向。機票成本相對疫情前飆高許多,加上疫情後旅客著重旅遊品質更甚以往,相對需要更多精緻化管理與服務細節等需求,旅遊模式已和過去出現差異。
疫情前旅客赴帛琉,團體行程價格約為3至4萬,但包船出海容易遇到船員素質參差不齊、船隻維護等問題,加上各國旅行社有各自慣用業者,長期配合自然可以低價租船。
如今為迎接泡泡團的台灣旅客,帛琉成立工會調度及管理船隻,並平均分派船隻給所有相關業者,更多派在地導遊確保執行包括旅客分流、環境維護等狀況,「疫情後,要確保各方面都沒有問題,是很不容易的工作。」周民淦補充:「我有信心會成功,只要指揮中心放寬旅客返台後的防疫措施,今年暑假必見人潮。」
「帛琉泡泡團」作為首發團,價格雖令多數旅客卻步,但也有旅客持不同看法,「疫情後參加這樣的團體行程,會覺得很安心,防疫工作細節都很好。」百夫長行李箱創辦人陳志彬為首發團的付費旅客,他認為帛琉行程「CP值很高」,因為全帛琉只有台灣旅客,「不管去哪都包場,以前哪裡有這種好事啊?」
兩國國旗在海底出現,非常令人感動。(駐帛琉大使周民淦提供)
「疫情以後,在帛琉最不一樣的體驗真的是大海。」周民淦回想在疫情過程中,最美的ㄧ次潛水體驗,「那是去年國慶,邀了10位住在帛琉的台灣潛水同好,在Blue Corner把兩國國旗拉起來,一隻蘇眉魚從頭上游過去,那是最美好的ㄧ刻。」時時心繫台灣與帛琉,周民淦直說:「泡泡團不能泡沫化,也不會泡沫化。」
旅遊行為與模式改變的時間點已經到來,台灣與帛琉的旅遊推廣之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只是開始而已。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