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下我直接鑽進車廂裡,那支大過絕對可免,但我乖乖地又翻過月台,跑到校長面前道歉,隔天自然多了支大過。」事隔多年他不斷反思,校長的本意是要勸誡學生,「但我因此再次翻越月台,是不是徒增風險?又或者我成功逃過,反而學會僥倖?」堅信僥倖難得成功,投機不得善終,已屆從心所欲年紀的他,反而把這支大過視為化了妝的祝福。
【軟心鋼鐵人番外篇】被記2大過輟學 董仔因禍得福活出不僥倖人生 宜聯鋼鐵、興中紙業董事長王信豐專訪

王信豐擔任多屆更生保護會主委,他自爆高中時被記了2支大過,「第一支是同學拿我的書本作弊,老師不明就裡,看到名字就記過。」第二支是他翻越火車月台,被校長當場抓包。

為彌補輟學的遺憾,王信豐利用工作空檔大量閱讀,分享受閱讀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演說所帶來的啟發。王信豐表示,有次松下幸之助到札幌演講,會後一家眼鏡行老闆力邀他到店裡走走,當下松下先生心裡雖覺得奇怪,但心想對方力可能是想借助自己在商業經營管理的專業,趁機諮詢,便也依約前往。
沒想到到了眼鏡行,眼鏡行老闆卻脫口:「您是世界級人物,經常上報章雜誌,但我看您的眼鏡款是很古老,有可能眼鏡度數已經變了,您卻沒發現,這會影響到您的視力健康,讓我們來幫您配一副更舒適的眼鏡。」
「做生意沒什麼,講白了就是買低一點、賣高一點賺差價,但看了松下幸之助的文章,讓我有不一樣的想法。」王信豐開始反思自己一路以來,從做五金買賣轉到鋼筋生產銷售,「生產事業其實也是服務業,都是從無到有幫忙人家,做生意除了賺錢,也要讓人家(客戶)覺得是有幫助的,可以有幫助人的附加價值。」

王信豐經營事業40多年來,秉持老二哲學,他隨手遞來一本寫滿筆記摘要的書籍《小,是我故意的》,謙虛地說:「我們只是台灣最小的鋼鐵廠,經營事業不必一昧追求大,我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和供應商保持良好合作關係,提供家鄉工作就業機會,這些我都有做到,穩紮穩打、小而美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歷年鋼價起伏大,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王信豐,面對今年營收創新高,他反而淡定地說:「做生意很簡單,減100元人家就會跟你買,我們地點比較偏,要賣貴不太可能,但宜聯這些年已經建立了口碑信用,也不必特別殺價,就是照著行情走。」喜歡簡單生活的他從不應酬,也向公司同仁的另一半保證沒有「二次會」,他也以兒時玩的金龜子舉例,「金龜子轉最快的時候,看起來就是靜止不動,疫情也讓我們調節自己的腳步,不要走得太快,物極必反。」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