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雙溪1】沿時光逆流而上 探索淡蘭古道中段的故事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坐在溪畔享受咖啡、點心,陽光灑落,非常舒適。
坐在溪畔享受咖啡、點心,陽光灑落,非常舒適。
淡蘭古道中段的「中坑古道」,是一條對初登山者相對親切的散步路線。我跟著「柑腳驛站」的站長王澤松,從中坑尾的石砌小土地公廟出發,站在廟前合掌一拜,祈求土地公保佑這段在微涼日子裡的旅行。
中坑古道的石碑上有淡蘭古道的雙扇蕨標誌,這個遠古時代的植物是這趟旅行的引路者。雙溪區的水源是地方的寶藏,我們跟著水聲走,經過青蛙石,穿過層層綠意,美麗的石拱橋藏在古道裡,以微笑表情橫跨在清透的溪水之上。
「柑腳驛站」站長王澤松帶了草仔粿和雞蛋,讓我們在山裡配咖啡。
淡蘭古道的雙扇蕨標誌,是設計師蕭青陽的設計,經過50次退件才定稿。
站長拿出在地媽媽手作的草仔粿,在溪邊為我們手沖咖啡,淡淡香氣從綠意水間飄散出來,入秋的季節裡,整個山區都散發土地的香味,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手中的咖啡上,整個山林如此安靜美好。
整個雙溪約有250座土地公廟,這座石砌小土地公廟有上百年歷史。
中坑古道入口有牛欄,是因為山裡有養牛戶,怕牛跑入社區。
步道旁的柚子樹全都結實壘壘。
沿途可見雙溪的溪水非常清澈。
中坑古道上的青蛙石,是重要地標。
淡蘭古道中段擁有神奇又神祕的療癒力,自然流淌的感受真實而真切。我們穿過石拱橋,在魔法森林裡脫下口罩大口呼吸,再順著水流來到「泰發炭窯」。這個在礦業極盛時期打造的炭窯,曾是雙溪境內第一大煤礦場,如今炭窯上長滿綠意,格外有種平和的美感。
站在山裡,人變得好小好小,周圍的植物彷彿入天。
好走的步道,是志工就地取材,用石頭手工打造而成。
石拱橋一度成為危橋,以修舊如舊方式修復,完全沒梁柱,十分神奇。
泰發炭窯」是淡蘭古道的印記,過去這兒曾因發展礦業,人口極多。
每個炭窯上都有小洞用以排煙。
回到作為徒步旅人休息站的「柑腳驛站」,站長王澤松過去在城市工作,最早只是想找一塊地自己種菜,6年前回到妻子的老家雙溪買地蓋房。隨著淡蘭古道逐漸被認識,新北市政府想尋找一個地方、作為旅人的休憩站,王澤松便順勢打造了現在的「柑腳驛站」。
「柑腳驛站」座落在一片美麗的綠意裡。
挑高的1樓大廳,同樣也是咖啡廳。
2019年成立的驛站,座落在綠意環抱的田園間,格外有鄉村小屋的美感。這兒以山屋為構想,設計簡單而通透的臥榻區,最多可容納13名山友,坐在屋內就能看見遠方山水,有興趣者還可品嘗到驛站自家養雞產下的雞蛋,或者田中培育的蔬菜、水果。王澤松也因為對咖啡有興趣,在陽台設置了開放型烘豆室。這回喝到的咖啡品名是Wush Wush,有獨特的花香,襯上雙溪微涼乾淨的空氣,驛站不只能歇腿,也是心靈停泊的角落。
柑腳驛站的住宿空間,以山屋的方式接待旅客。
站長端出「手沖咖啡」,配上雙溪老餅店的古早味蛋糕。(150元/杯)
自家養雞,並撿拾雞蛋當作旅客早餐。
驛站旁的農園,可看見站長王澤松種植的蔬果。

柑腳驛站

  •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外柑里外柑腳39-3號
  • 電話:0930-911-688、02-2493-2091
  • 營業時間:全預約制,請先電話預約。
  • 房價:800元起/人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