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雙溪3】超過一甲子的打鐵舖 賣完存貨就要收攤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紅磚矮房裡的「雙溪打鐵舖」,是許多在地人的共同記憶。
紅磚矮房裡的「雙溪打鐵舖」,是許多在地人的共同記憶。
最近的老雙溪人,生活有種獨特的節奏改變了,這種改變說不上來,彷彿是空氣的組成結構不同了,即便呼吸時感覺不如以往清新,卻也無法說出是什麼原因。
事情的來源是雙溪轉角的「雙溪打鐵舖」,這家已經開業超過一甲子的鐵舖,開在紅磚矮房裡,有搖搖擺擺的罐頭門簾和坍塌過的天花板。長年在窄小、黑暗空間工作的老師傅「茂伯」,前陣子過世了。
我到訪這天剛滿百日,茂伯的兒子打開鐵舖門,坐在椅子上百般無聊地看著報紙,每隔幾十分鐘,就有鄰里騎車上門探頭,小心翼翼地詢問新一代老闆,還能換刀具的木柄把手嗎?
莊老闆說,舊時打鐵工法已經失傳,但簡單的修補更換仍可服務。
接手「茂伯」店面的莊老闆,談起父親全是思念。
鐵舖裡的燒鐵窯,仍保有舊時的模樣,卻已經不會再使用了。
「鐵舖是一定會關門的。」新一代的莊老闆說,父親走後再踏入鐵舖,如今已經3個月,空間窄小、極其悶熱,鐵工手藝傳承不易,「最差的時候,一整天只賣出50元。」為了照護仍住附近老家的母親,他守在鐵舖裡,把父親的作品好好販售,「賣完就要關門了!」雖仍不知道確切時間,但老師傅走了,雙溪又將少一座經典而精緻的風景。
老客人回來請莊老闆換木柄,他拿起老鐵槌敲打至緊。
各種鋤具和菜刀,如今還展示在窗台上。

雙溪打鐵舖

  •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中華路7-1號 
  • 電話:02-2493-1111
  • 營業時間:09:00~17:00,隔週的週一、二公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