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字工作者的年菜餐桌2】美食作家邱俊智的山間老歌廚房 料理及器皿交疊如畫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赤艷艷的「紅糟肉」酥香甜潤,好吃得不得了。
赤艷艷的「紅糟肉」酥香甜潤,好吃得不得了。
來找飲食文字工作者邱俊智看他復刻家族年菜,收音機流洩的樂聲,時而是歌后蔡琴的老歌、愛樂廣播電台的古典樂或是日本歌姬美空雲雀的演歌。總能從老物體會美學之道的他,家裡有二座大型老櫥櫃,擺有珍藏的日本民藝食器或台灣老件,這些盤皿及料理交疊如畫,成了獨一無二的邱式風情。

邱俊智 Profile

台東東河人,從事餐飲採訪寫作20年,鍾情美食、烘焙。2017年揮別14餘年《蘋果日報》美食記者生涯,搬到新店郊山生活。目前是餐飲顧問行銷公司負責人與自由撰稿人。

  • 臉書、IG搜尋:vinzchiu
  • 臉書社團搜尋:過上好日子、我在山上有個家、最美之悟
  • 著作:《主廚的百味人生》
邱俊智泡茶給我們喝,先捧來木製茶箱,看客人拿起哪只杯子,他就解說這是江戶時代的老豬口杯、那是砥部燒…,我笑說:「這裡簡直是新店山上的祥雲龍吟,開餐前還可自選喜愛的硝子杯。」他用日本民藝作品「馬目皿」盛著私房菜「腐皮四季豆捲」也大器好看。
茶器台日混搭,繪有各式植物鳥獸的豬口杯是經常使用的杯器。
邱俊智泡茶前會先捧來木製茶箱,讓客人自選喜歡的茶器。
台東「永全食品行」的「花生酥」、「南瓜酥」及「養生堅果」是家裡常備點心。
老茶行「林華泰茶行」的烏龍茶、鐵觀音;日本的「日東紅茶」;台東「永全食品行」的堅果點心等都是日常飲茶及常備點心。
資深美食記者、美食作家邱俊智,從書寫到生活都在實踐好好吃生活的精神。
邱俊智復刻孩提時期嘗過的媽媽年菜,滋味裡加進許多家族的記憶。
儀式之美因為內涵更令人玩味。像是邱俊智做的台式「紅糟肉」搭配青蒜苗,有如紅花綠蕊似地鋪放在日本陶器小鹿田燒飛鉋盤之間,視覺感赤墨相綴、台日混搭,滋味肥美涮嘴,大大盤上桌也喜氣洋洋的。
邱俊智選用「宜陽牧場」的噶瑪蘭黑豚五花,抺上紅糟、醬油和味醂等醃料冷藏一晚入味,隔日取出抹除表面多餘醃料,沾裹地瓜粉,靜置待粉料反潮才下鍋炸到酥香。從選材、撇步、火候到盛盤,都展現是擅烹調、有美感之人的手路。
邱俊智夏天防疫在家研發出來的創意菜「腐皮四季豆捲」佐「杜甲A-MA蕃椒醬」,鮮脆甜脆。
南門市場「阿滿豆腐店」的豆製品豆香濃郁、質地富有彈性。
宜蘭「宜陽牧場」的噶瑪蘭黑豚五花肉,以「嗎哪紅糟」醬油、味醂醃漬一晚入味。
醃漬豬肉沾裹地瓜粉要放置到反潮,地瓜粉吸收肉表面水分後油炸才不易脫落,整體口感才會酥脆。
我想起他曾提及一件往事:「我小時候放學回家,很喜歡看《傅培梅時間》烹飪節目,那時就很想要有一把老師用的那種好多湯匙套在一起的量匙。」於是我就在他家看到各式的烹調器物,新舊共融,自成風格。
就連邱俊智的前同事,也是資深美食記者顏怡今也讚嘆:「怎麼有人可以在忙碌之間把生活過得這麼美!」萬事游刃有餘、淬鍊成獨到的生活之美,這是邱式體現懂物之心及感知物哀的人生意境。
邱俊智站在家中一幅日本民俗繪畫大津繪「雷公の太鼓釣」掛軸前,展示收藏的食器與老物。
日本民藝器物「馬目皿」,作法是以毛筆沾上鐵釉在器皿描繪上一圈圈的渦文,因為圖形有如馬眼睛而得名。
邱俊智的貓兒女長得肥美開心。
邱俊智在《主廚的百味人生》一書中,分享採訪及與主廚互動的故事。

年菜食譜:紅糟肉

  • 材料:去皮五花肉2小條(每條約150至200g)、蒜末10g、蒜苗1根、地瓜粉適量
  • 醃料:紅糟2~3大匙,醬油、味醂1各小匙
  • 做法:
    1. 材料(地瓜粉除外)與醃料充分混合,冷藏醃ㄧ晚入味。
    2. 抹除豬肉表面多餘醃料,表面均勻沾裹一層地瓜粉,靜置片刻待地瓜粉吸收豬肉表面水分。(如此粉才不易脫落)
    3. 用氣炸鍋以200度氣炸12分鐘,中途反面一次。
    4. 取出豬肉切片,搭配切片蒜苗品嘗。

年菜食譜:腐皮四季豆捲

  • 材料:炸豆包4個、四季豆36根
  • 醬料:蕃椒醬適量
  • 做法:
    1. 四季豆摘除頭尾,汆燙30秒後泡冷水,瀝乾。分3束後對切成6段。
    2. 攤開3折的炸豆包成長方形,包入一段四季豆捲緊成筒狀。
    3. 做法2收口向下,放氣炸鍋以200度氣炸5分鐘。
    4. 取出對切擺盤,佐蕃椒醬品嘗。

食材購買資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