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早上9點多,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吉林北路的高力熱處理(以下簡稱高力)總公司的5樓會議室,突然湧進了上百名「慕名」而來的訪客,參加高力主辦的「浸沒式散熱技術論壇」,包括鴻海集團、正崴集團等都派人與會,想一探高力的液冷散熱技術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竟然能打敗緯穎等赫赫有名的大廠,獲得阿里巴巴的青睞,成為阿里張北資料中心(2018年建置)液槽及冷卻系統的供應商。
【吃電怪獸大剋星2】阿里巴巴當樣板 高力搶得液冷散熱先機

搶在緯穎、廣運等液冷散熱解決方案廠商之前,高力熱處理率先在資料中心液冷散熱市場插旗成功。2020年,中國電商巨擘阿里巴巴天貓雙11的晚會現場,當線上線下人氣沸騰的時候,阿里巴巴旗下的資料中心也同時面臨著負荷超載、過熱的潛在風險。還好,在高力液冷散熱解決方案助陣之下,晚會終能圓滿順利落幕。
高力董事長韓顯壽表示,高力多年來專注於處理熱的傳導、輻射、對流等問題,跨足資料中心的散熱市場,稱得上是核心技術的延伸。
韓顯壽的話,說明高力在散熱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但外界卻仍難以分辨,與其他專注於資料中心液冷散熱技術的業者相比,其差別在哪?
根據高力熱能事業處林岳宏協理向本刊表示,高力資料中心浸沒式液冷散熱解決方案,最低PUE可達1.1以下,同時可以依照客戶的要求,使用不同品牌的介電液,讓客戶有更多的選擇空間與彈性。除此之外,當客戶的伺服器要升級時,只要更換冷卻單元(CDU)便可。

就PUE來看,高力稱得上是液冷散熱的前段班。但更令人驚豔的是,高力的產品能與市面上所有的介電液搭配,這對客戶而言,將會產生很大的成本誘因。
業界人士私下向本刊表示,若將伺服器、介電液、冷卻單元及液體槽體等都涵蓋在內,高力所提供的硬體設備,可能只占整個系統建置成本的一成左右,比介電液所佔的比重還要低。相較之下,如何降低介電液成本,可能比向高力砍價更重要。
據了解,目前介電液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領導品牌3M的介電液,每公斤可賣到將近3,000元,以一台槽體約需要70~100公斤的介電液計算,一台槽體花在介電液的費用就要21萬元。
業界人士表示,因為目前介電液價格偏高,包括廣運及工研院等不少國內企業與研究機構,紛紛投入介電液的研發,並且已取得初步的成果,距離量產的目標已經越來越近。倘若能順利量產,廣運的成本可能不到3M一半,而工研院的成本甚至更低。未來,台灣或許有機會在液冷散熱的關鍵材料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