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巴斯汀梅斯導演、在上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獲得評審團獎的《愛你讓我自由》則讓我們看到,即使納粹被推翻了,同志卻未被釋放,而是從集中營移往監獄,繼續因「犯法」而受罰。諷刺的是,在德國分裂後,東德反而先在50年代修正法規,西德卻遲至1969年人類都登陸月球後才改了納粹時代的厲法。 近年曝光度極高、演技備受好評的德國男星法蘭茲羅戈斯基,在《愛你讓我自由》飾演一個在1969年之前屢次進出監獄的同性戀者。由於本片敘事穿梭在1945、1957以及1968三個時段,為了讓觀眾區隔,他在體型與神情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又不過火。這個角色對愛情和自由的觀念,也隨年紀體驗而有所不同;導演把伸手不見五指的禁閉室當作時間跳躍的中介,算是高明。時而對照,時而疊加,賦予演員表演更強的意義。就像片中出現類似8釐米的影像,既可是男男相愛的紀錄,亦可是政府構陷入罪的監視。 奧地利男星喬治佛瑞德區飾演因殺人重罪無法假釋的罪犯,從排斥和同性戀關在一起,到感同身受對方失去所愛的痛苦,以至於相濡以沫,甚至難以分離。這個走向彼此的過程,令人聯想到前不久過世的威廉赫特在奧斯卡稱帝作《蜘蛛女之吻》(1985)。他的演出從粗野到細膩,宛如倒嚼甘蔗。因為愛人而被定罪,何其荒謬。在懲罰中發現愛情,又何等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