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園勸降實紀6-6】玩伴、愛人到場勸降 綁匪舉槍尋短驚險一瞬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偵辦該案的警官,回想當時說服匪徒投案前,一度有玩伴、愛人勸說他,更阻止他尋短。
偵辦該案的警官,回想當時說服匪徒投案前,一度有玩伴、愛人勸說他,更阻止他尋短。
台灣治安史上曾發生許多警匪對峙的時刻,在這生死一瞬之際,常可見到員警拋開自身安危,進到現場與惡徒面對面談判,為的就是能夠無血開城,讓雙方都全身而退。《鏡週刊》本週起,針對當年震驚全國的耕讀園槍擊案,專訪到當年參與偵辦的警官林淵城,回溯他說服匪徒投案前,驚心動魄的35小時…
(承前)由於電視新聞報導出林明樺的死訊,使得與林明樺有表兄弟關係的李嘉軒,相當的沮喪及悲憤,李一直追問林淵城:「到底明樺是怎麼死的?」,林回答他:「我也是剛才從你這裡獲知他的死訊」。此時的李嘉軒,開始在房間裡踱步,情緒顯得不安。
一旁黃博廷在靠近人質的地方斜靠著牆壁,一長一短的槍口也一直對著林。林淵城一直勸著黃博廷放輕鬆些,什麼事情往好的想。林一直強調林明樺的死,對他們來講未必是不利,反而是一種轉機。
聽完林淵城的話,李嘉軒、黃博廷不約而同表示「不想活了」。此時林淵城為了轉移他們的心思,不要再掛念在林明樺的事情上,改與他們聊起耕讀園案當天發生的原因。這時林發現二人都有興趣談下去,便靜靜地讓他們大講特講。
黃博廷率先發難,一直強調管理員欺人太甚,每次讓一些機車停在車道上,擋住車子出入,向他們反應對方非但態度惡劣,還反被毆打成傷,當天凌晨在派出所要談和解沒談成,與對方約定下午2點在耕讀園繼續談。
黃博廷表示,當天中午到場的時候,對方人比較多,自己這方只有8個人到,對方一開始口氣就不對,這時有個人坐黃對面,還拿出槍對著他,黃當時心想「完了!」,突然卻傳出一發槍聲,黃本能地先低頭,接著抬頭一看,坐他對面的那名年輕人,已經頭部中彈,頭還慢慢的垂下到桌面,掛了!
李嘉軒接著又說:「我如果不開槍,死的是我們!我這麼一開槍,難道不是救了我7個兄弟嗎?」,林淵城聽了後,假意誇讚李嘉軒的勇於承擔,並強調當時他的出發點是在救同夥,這些將來在法庭上可以陳述的重點。
林淵城接著說:「今天警方攻堅,你們能接受勸導而有所節制。對於人質的糖尿病,你們也有買藥妥善照顧,這一點我相信蔡先生將來也會替你們說句公道話,如果你們能將人質放了,放下武器,那就更好了!你們必然會重生,不要不給自己機會!」
林淵城回想當時他話才剛說完,一旁的人質蔡先生也一直點頭稱是。林淵城此時看到李嘉軒臉上又有了笑容,甚至還藉機調侃林說:「組長,你很怕死咧!防彈背心穿2件」。林淵城馬上回說:「裡面的一件是居家的背心,不信你看!」,李說完,隨手拿出香菸請林抽,甚至拿出錢要林去買飲料,給門口的攻堅小組喝。
眼見現場氣氛又慢慢和諧起來,林趁勢追問李嘉軒:「人質是否給我先叫人帶走?」,李嘉軒說:「等我好友來,我要將業績做給他,到時候人質一定會安全離開」。
凌晨2時10分,李嘉軒的兒時好友來到現場,立刻被帶到二樓指揮室,由局長親自交付任務,強調盡量減少其火力,一定要將人質帶出來,配合現場見機行事聯合制服黃、李兩人,最重要是注意自己的安全。
警方主要任務是成功且安全救出人質。(警政署提供)
在局長交待完後,林淵城帶著該名刑警上樓進入房間,李嘉軒一看到兒時好友非常高興,一旁黃博廷原本還拿槍對著這個生面孔,但李嘉軒卻出聲制止說:「三八啊!他是我自己的人」,接著調侃對方說:「兄弟見面還要穿防彈背心和頭盔嗎?你那麼不帶種?」。
兩人交談了一些家裡的事,林淵城過一會兒插嘴說:「阿煙,你不是答應我他來了,你要將人質給他帶出來嗎?」,李嘉軒表示:「剛見面,你讓我們聊一下,這樣子吧,好朋友來我送他一支衝鋒槍和一些彈藥」,便將武器拿了出來做個交代,繼續與兒時好友閒話家常。
林淵城回想,當時李嘉軒因為酒意還在,顯得相當多話,該名刑警也幫著勸服他放出人質。李嘉軒則說:「沒問題!但總要等黑人的女朋友來,才能放人!」。一旁黃博廷未表示意見,顯然有默認的意思。
林淵城與現場帶隊官皆表明:「阿煙,你說話要算話,這一次你如果食言,說真的,黑人的女朋友就沒辦法進來了喔!」,李嘉軒再度掛保證。將近凌晨3時,樓下傳來黃的女友已到的訊息,林淵城下樓帶她進指揮室,並詢問她是否要和黃博廷見面,女子態度堅決的表示要見,並答應盡量幫忙勸降。
林淵城帶著女子來到門口,對著阿煙與黑人說:「男子漢!說到做到,人我帶到了,現在換你們要釋出善意囉!」,林先叫黃來門口看女友,接著便要李的刑警好友拿鑰匙去解開人質腳鐐。人質被帶到門口後,林就依約定讓黃的女友入內,此時已是凌晨3時10分。
人質成功獲救後,林淵城心想任務已完成大半,內心稍有安慰,但屋內的問題還在持續中……。女子一進屋內,就跟著黃博廷前往浴室,二人先是喃喃細語,接著黃拿起手槍指著太陽穴要輕生,女友則不斷哭著哀求他。
李嘉軒看黃博廷有自殺的意念,也拿起手槍把槍口含在口中,李的刑警友人笑著說:「槍內的彈匣已被卸下」,李嘉軒說:「那麼也還有一顆子彈上膛!」,刑警友人接著回嘴說:「放心,我不會沒注意有那一顆的!」。
另名在旁的組長機警地接著說:「那把手槍沒子彈,送給我吧!」,李嘉軒走到門口處,帶著酒意與林淵城、維安兄弟們談笑之際,帶著手上的長槍走了出來,裡面的刑警友人看見羅女正跪著哭求黃博廷不要尋死。
情急間,刑警友人突然快步走到浴室處幫忙勸著,冷不防快手將黃博廷指著太陽穴的手槍鈑機處,插入手指控制不讓他開槍,最後順勢連人帶槍給拖了出來,此時p90長槍擺盪到黃的背後,刑警友人於是將黃博廷給拉倒在地,旁邊一位維安小隊長恰好等在那幫忙壓制。
羅女見狀在旁大聲哭嚎,幾乎在同一時間,門口與李嘉軒周旋的特勤隊同仁見機不可失,由維安特勤隊員控制李,另一人控制他的鈑機處,一旁的林淵城則順勢將李嘉軒推出,多位維安兄弟衝上前將人拉至樓梯旁的房間內,將李上銬取走他的衝鋒槍,任務至此告一段落,時間已是凌晨3時40分。
林淵城表示,當了30多年警察,這是他從警生涯遇過最重大的案件,過去辦案都是在有充分計畫作為的勤務規劃下,按表操課、照章行事,但這一次整個過程卻充滿變數。
林淵城說,從紀俊毅說出人質藏匿處的時間點想像,若他遲遲未說,或晚點才說,情況又是如何?在時間完全無法掌握的狀況下,整個攻堅所需資訊不完整,警方優勢若失去,匪徒圍得住嗎?人質還會平安嗎?警力調集的時空因素也成了問題,冒然進行有無把握?
林淵城也表示,這起案件中,因媒體提早曝光,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若在現今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也許案件不會如此順利偵破,希望包括媒體在內的所有民眾,若遇到類似情況,想要發布新聞或上網PO文時,能先想想可能發生的後果,及該背負的社會責任。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