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在明與滅之間 宋芸樺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相隔近5年後,再次訪問宋芸樺,她對生死之間的話題侃侃而談。
相隔近5年後,再次訪問宋芸樺,她對生死之間的話題侃侃而談。
上次訪問宋芸樺的時候,
她希望自己不光給人正向的陽光形象,
「過多的正能量也會變得空空、飄飄的。」
果然這幾年,她嘗試走入不同的題材。
但在《台灣犯罪故事》演出〈惡有引力〉單元,
就讓她真正完全走入了黑暗,
生死一瞬間的劇情,
似乎也反映人生所面臨的巨變。

練習說再見 宋芸樺

1992年10月21日生,2014年演出《等一個人咖啡》進入演藝圈,以《我的少女時代》入圍第5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新作《台灣犯罪故事》之〈惡有引力〉單元於Disney+推出。

宋芸樺不諱言,2022年過得非常辛苦,「對我是很痛苦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我失去了兩個很親的親人,真的是很突然。這兩位親人其實平常都非常健康,突然間進入某一個狀態,隔天就走了。我有很多還來不及說、還來不及做的事情。」
接演真實刑案改編的《台灣犯罪故事》,宋芸樺想要深入觀察人性,認識家庭背景對每個角色的影響。

調不出外婆的味道,終於願意面對

「外婆走了,所以我第一次感受到,也不是說人要長大…其實就是30歲,第一次要面對最難的課題:生死。」宋芸樺說,外婆突然走了,自己的確非常難以處理這樣的局面,「其實我連她離開這件事情都不敢去想,非常害怕面對死亡這件事情。之後到外公家,每次進去都滿腦子希望讓自己的情緒降到最低,就是完全不去想,假裝這件事情沒有發生。」
失去了外婆,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獲得外婆的食譜,於是某一天,當情緒不斷累積、到了頂點,宋芸樺記得自己突然很想念外婆的某個獨門醬汁,原本坐在家裡的她起身走到廚房。
從逃避到最後接受現實,宋芸樺花了很長的時間面對親人的離去,從而更認識自己。
「我把剩下的醬料開始亂配,一直配、一直試,覺得怎麼吃都少一個味道。明明就是這幾瓶,可是那個比例是什麼?或少了什麼?我一直找不到,最後大概做出了十碗醬汁。我看著放在桌上的醬汁,覺得外婆真的不在了。其實那些醬料都沒有少,少的是外婆的味道,那一刻我突然願意去面對,她真的不在了。」

體驗遊走生死交界,接受無常人生

外婆在2022年初離去,宋芸樺接受訪問前不久,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親人也突然離開,讓原本好不容易可以嘗試恢復正常生活狀態的她,又得再次面對傷痛的課題。
「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去感受。一開始非常難以接受,一路到後面,會發現人生的變化無常,就算想要用盡一生的力氣去抓住,卻慢慢地發現,自己會知道療癒自己的方式。我非常珍惜所有與他們之間的回憶,雖然我抓不住他們,但可以抓住的就是這些回憶。」
〈惡有引力〉裡宋芸樺扮演雙胞胎,各自面對生死分歧的命運,同時詮釋生與死的下場。(Disney+提供)
曾在電影《月老》演出生離死別之後的難分難解,宋芸樺在〈惡有引力〉更推進一步,同時演出命運分歧的雙胞胎,各自面對生與死的下場,「我發現雖然雙胞胎角色不一樣,可是她們如何理解突然發生的意外,其實跟我還蠻像的。」「戲裡妹妹的反應,當下是很錯愕的,還來不及反應、來不及感受所有的情緒。那個狀態直到需要真正接受死亡的那一刻,像是戲裡演的,要到真正處理完,無論是找到凶手或親人的情緒,全部都累積到最後;終有一天,情感還是必須宣洩,也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除了扮演承受喪親之痛的角色以外,另一方面,宋芸樺也演繹了死亡。「我覺得整個過程可能是我人生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我充分體驗到被害者當時面臨死亡的恐懼。」
透過扮演生者,感受到無常的痛苦;透過扮演死者,宋芸樺也體驗到最接近死亡的瞬間。

親睹惡意爆發瞬間,傷口永遠都在

宋芸樺說:「我一直想要挑戰不同類型的角色。我喜歡演戲的理由,是很喜歡觀察人性。接觸到的這個題材,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討論家庭背景造成的影響,這是值得大家一起探討的。」宋芸樺說,戲裡凶手的惡念是一瞬間產生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那個惡究竟從何而來?這一切都是家庭造成的。」
走出黑暗的過程,也許比想像的更為漫長而崎嶇,但終究宋芸樺找到照亮自己的光。
在《月老》碰上會演戲的狗狗,在〈惡有引力〉則有兩個超級會演戲的小朋友,宋芸樺的對手演員一個比一個還要莫測高深。「這兩個小朋友真的非常棒耶!我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活潑程度真的跟角色差太多了!他們是那種平常小男生看到女生,會害羞的那個樣子,而且非常有禮貌。」
電影《月老》有一隻很會演戲的狗,故事更圍繞著生離死別後的難分難捨。(Disney+提供)
宋芸樺說排練的時候,武術指導要小朋友抓住她的手臂,「小朋友很緊張、也很害羞。我說:『你應該要再用一點力,我真的不會痛。』是一個非常貼心的男生。我還想說,這兩個小朋友,真的可以演出一念之間的惡意爆發嗎?結果讓我非常驚豔。」
對宋芸樺來說,過去這一年受的傷,讓她深深感覺到,傷痛永遠都會在,「可能就像是跌倒了、流血,傷口會結痂,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傷口不要發炎,但傷口永遠都會在。結痂的過程中,不要繼續往黑暗面走。對我來說,無論遇到任何挫折還是打擊,接受的那一刻,才有機會往好的方向前進,把傷害降到最低。」

場邊側記

話題一直在面對死亡上頭打轉,宋芸樺還很貼心地反問,這樣會不會太沉重。但生與死不就是亙古以來,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嗎?

造型:李詩文 化妝:Claire Cheng 髮型:Jovi Chang 
服裝提供:Miu Miu 鞋子提供:Christian Louboutin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