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Bombay琴酒的喜寶國際商務總監黃筠珊(Tanya)說,「最早的琴酒其實是用來『蕭喝』的便宜酒,直到Thomas Dakin的出現。」興盛於17世紀英國的琴酒,其實是來自荷蘭的杜松子烈酒,時代背景是工業革命加上英法戰爭,英國政府為了抵制法國酒,大幅調降在地蒸餾酒稅金,讓琴酒變得比牛奶還便宜,然而當時琴酒的品質極其粗劣,屬於窮人快速買醉的恩物。

英國釀酒先驅Thomas Dakin是近代第一個把琴酒的格調拉高的人,為了追求更好的水質,他把酒廠搬到倫敦外的沃靈頓開始做優質琴酒,而他的媳婦Mary也承繼了他的優化琴酒之路,她改良傳統蒸餾器的構造,在過濾酒精蒸汽的位置設置香料籃,既是史上第一位女性琴酒蒸餾師,也是首創利用蒸氣萃香製作琴酒的人。直到今天,在Bombay的英國酒廠裡都可看到一大一小的兩座蒸餾器,分別名為Thomas和Mary,以紀念二人對琴酒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