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 王彩樺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可以演誇張喜劇,也可以詮釋情感豐富的甘苦人生,這些拉扯很大的幅度,是十來歲就出來走唱的經歷,給予王彩樺的養分。
可以演誇張喜劇,也可以詮釋情感豐富的甘苦人生,這些拉扯很大的幅度,是十來歲就出來走唱的經歷,給予王彩樺的養分。
總算度過了疫情。
王彩樺回顧起來,其實她的工作沒受到太多影響。
就算活動延期了,但8點檔、舞台劇她繼續演。
而接下來,她有必須到日本拍的工作、實境秀,
又接下了外景主持⋯
她說,人真的無法計畫明年會怎麼樣,
明天先到或是無常先到,誰會知道呢?
把當下完成,把今天的事做好,
過程中找到快樂與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演過了由生到死、哭著離別的醫護人員,
王彩樺對這些感受更深。
看王彩樺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有好多她與家裡女兒相處的時刻,除此之外,你也無法忽視修圖後臉變尖了的她。於是,多麼荒唐,當我看到本人時,真真又幻幻,反而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這顯然是王彩樺經營社群的一種方式,對比我們正在面臨的AI衝擊,這或許也不算太誇張。幸而因為王彩樺真的太會照顧人了,笑起來和善、坦白,有著關心與招呼,這是人與人之間實體相處的重量。
「其實我都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因為人生太無常了,我只要把今天過好。」或許這才是王彩樺面對眼前這麼多不確定的解方。

大量母愛產生器 王彩樺

1968年11月24日生,十幾歲就開始到處唱歌、主持養家,在豬哥亮等前輩提拔下,開始演出戲劇,且積極參與綜藝和遊戲節目,有「台灣濱崎步」「B咖天后」之稱。曾發行音樂專輯《有唱有保庇》,舞蹈引發強大迴響。近期作品有電視劇《加油喜事》、實境節目《神秘五金行》。電視劇《和平歸來》由她與柯宇綸、鍾瑶主演,公共電視每週六20:00播出,LINE TV 4月1日起21:00每週上架一集。

臉哭腫像蟾蜍 懇求導演補拍畫面

也終於可以拿下口罩採訪了,過去平凡無奇的一件事,經過了無常,才意識到了它,是性質太無所不在而總被忽略的日常。我更想起,王彩樺素淨著自己的演技,演起電視劇《和平歸來》中染病殉職的護理師。故事之中,過去的SARS與我們剛度過的新冠肺炎疊合著時空,情節真真假假,但當中的恐懼、疫病及人性掙扎,仍然大力鼓動著。或許它們偶爾會在太平盛世之中隱匿自己,但肯定不會消失。
王彩樺(右)在《和平歸來》演出護理長,她坦言,情感面不難,最難的是要記醫學學名。(公共電視提供)
王彩樺的媽媽在她11個月大就過世了,從小沒有母親照顧,因而讓她更愛照顧別人,母性爆棚。電視劇中,王彩樺演出和平醫院被封院的情節,她在醫院這一邊,劇中的老公與孩子在封鎖線的另一邊,「跟家人分開的那種痛苦,我很難過。我本來還在跟導演半開玩笑,還問導演怎麼演,然後一演的時候,我眼淚就掉下來。」
她甚至還指導素人演員們怎麼哭,因為這些素人是護理人員,她們真的哭不出來。於是王彩樺在自己哭之外,還在旁邊幫忙對詞、當素人的指導老師。她哭了一次又一次,她笑,「哭完我自己臉腫得跟蟾蜍一樣,上眼皮、下眼皮臉都是腫的⋯」她後來還問導演可不可以補拍她的畫面,「我一直說我那段很醜,但他就是要看起來很不一樣的我。」
訪問完已是傍晚,接下來王彩樺要趕去定裝,「我的朋友都說,妳可以休息一下嗎?」只要滿滿行程中可以休息一天,她就可以為了那一天更努力。
王彩樺的表演風格,被記得的,多半是浮誇的、充滿秀味的。然而照顧人的、母愛光芒豐滿的戲,王彩樺說真的不難,畢竟她也演過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的陳昊森媽媽,她自己就很常對自己的女兒告白,從臉書到日常生活。她笑言:「是滿出來的愛,我會常問她們『可不可以讓我抱一下』,然後會跟女兒撒嬌,她們有時候會翻白眼。」說到這裡,王彩樺自然是想起了女兒們,嘴邊有一抹溫暖的笑意,但看著眼前的食物,她也不忘問我們:「你們怎麼都不吃?」

女兒吃貨上身 擔心她做得不夠好

女兒長大了,大女兒庭庭(黃于庭)被稱為最強星二代,去年王彩樺與女兒一起主持實境節目。「擔心她入行嗎?」「有什麼好擔心的,我只擔心她做得不夠好而已。也是她的命啊,有什麼擔心,做別的事還不都一樣。」
王彩樺(右)與大女兒黃于庭(左)主持旅遊節目《媽呀!好好玩》,母女倆很相愛,也愛互相吐槽。(翻攝自Stacy庭庭臉書)
自己在這行打滾,王彩樺對自己孩子的未來是開放的。「未來走不走演藝圈都無所謂,順其自然。我對小孩的期許就是,快樂、想做,才去做。主持節目前,我也是先問她要不要,她說好啊,若她說不好,我也不會勉強。」
生命活得密度很高,再怎麼逞強,王彩樺都懂得跟老公吐苦水,至少她總是知道,這個人會接住她、安慰她。
她對女兒在節目中吃貨上身一直吃,印象深刻,不過王彩樺也清楚,現在節目的形式很不一樣了,「想看她的,也不是因為要看她多會講話。畢竟就是一個小孩子,如果太油條也不好,就很真誠自然去呈現就好了。」王彩樺是很疼女兒的,如今雖然沒有什麼經濟壓力了,王彩樺小小聲唸著女兒開銷很大,「黑白買,也要叫她們控制啊,不要一直那麼愛買衣服⋯」但媽媽當然都買單。
王彩樺為幫家計,16歲開始唱歌,18歲踏入牛肉場當主持,直到28歲。阿嬤洗衣服煮飯養大她,因為家庭經濟,阿嬤要求她繼續主持牛肉場時,王彩樺無法拒絕。這些在歌廳秀及主持牛肉場的日子,她說:「抽菸、喝酒、賭博我都沒有做。我只想賺錢,我不想要做不好的事,不要去試、不要好奇,就不會做錯。」

舞台劇會怯場 處在神經病的狀態

置身清涼而肉欲的場域,她不否認那是複雜的環境,她曾受騷擾與偷窺,場中有很多黑道兄弟,不過王彩樺也能從中學到些什麼。過去的苦難,後來竟滋養了她,因為她必須學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
問她覺得自己歹命嗎?王彩樺的笑容是佛系的:「都是人生中的養分,」更不忘說:「那是我的命啊!我就是要賺錢。以前人家知道我主持牛肉場會看不起我,就覺得我很低俗,不願意跟我主持。跟很有知名度的大姐打招呼,她們不理我。」歌廳秀中,菜鳥小咖如她,一晚兩輪,每一輪她一定唱第一個,演唱空檔,她就在觀眾席一直看、一直學,不讓時間白白溜走。「我是餐廳秀、歌廳秀出身,叫我拿起麥克風隨便訪問誰,我都可以訪問。通常歌手表演,我一定在旁邊看,他台上有什麼狀況,或可愛的表情,我在主持訪問時,都可以立刻反應。」
到現在,她演戲、唱歌時,通常還是請經紀人錄影,表演完再來看表現如何。而她在表演領域中,也真的什麼都做過了,電影、偶像劇,歌仔戲、舞台劇,台語八點檔都演過,讓王彩樺總是這樣自己開玩笑:「大概只有布袋戲沒演過了。」各種工作的轉換,讓王彩樺笑自己是個神經病,拍戲時一下要哭一下要笑,連敲桌子都敲到自己瘀青受傷,「就是處在一個神經病的狀態之下!」
王彩樺坦言,自己幾次的怯場或低潮,都與舞台劇有關。她第一次在吳念真導演的舞台劇《再會吧北投》演媽媽桑時,那些歌廳秀練出的彈性臨機應變都要放下,要的是精準,因為別人正等著接她說的話,燈光會跟著演出者的節奏,而她也要給出飽滿的戲劇情緒。王彩樺記得,在她對自己猶疑之時,同劇的演員陳竹昇鼓勵她說,一個人生歷練豐富的人,演出一個人生歷練豐富的角色,這樣的人站在台上,自然就會散發出魅力。精確的字眼當然已經失落了,但那所傳來的能量,的的確確鼓舞了王彩樺。無法重來的舞台劇,何嘗不是無常的凝縮,讓有感於無常的她,更要把握這當下片刻。
趕行程前,王彩樺仍不忘打電話給女兒的老師安排事情。自己未能感受太多媽媽的愛,當媽後的王彩樺自認母性超強。

場邊側記

王彩樺說,因為國小時感受過朋友請她喝飲料、吃東西的溫暖,讓她成為一個很愛請人家吃東西的人。訪談時,見我們不吃東西,王彩樺於是一根又一根吃著薯條,她吃著,我也跟著吃了,此時王彩樺才說:「我第一次吃這麼多薯條⋯」,原來這是一種王彩樺式的貼心,各種方法,非得要照顧到你的胃才行!

化妝:呂怡靜/場地提供:「天成文旅-華山町」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