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追兇12夜》 你們又殺死了她一次會員專區娛樂女性被燒死的命案在一堆男警偵辦下陷入膠著,電影聰明地把性別衝突包藏進刑案偵辦過程中。(海鵬提供)文 聞天祥發布時間 2023.04.28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6 臺北時間影評追兇12夜聞天祥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在本屆法國凱薩獎大獲全勝的《追兇12夜》對人性與社會結構的探索,遠多過緝兇與案情的渲染,讓人聯想到奉俊昊的《殺人回憶》和大衛芬奇的《索命黃道帶》。《追兇12夜》電影講的並非「12個夜晚」的故事,而是發生在「2016年10月12日夜裡」的事。這天,警局裡正在歡送老鳥退休,同時,一個女孩在回家途中遭人潑汽油給活活燒死。新官上任沒有三把火,有的只是折磨和心結。這個父親口中「聰明伶俐」的被害者,在腳踏兩條船的前男友眼中,卻變成死纏爛打的床伴。然後一個接一個和她有關的男人浮上檯面,警方問話也開始以「你們是否有上床」作為起手式。難道有很多關係(尤其是性關係)是這個女人該被燒死的原因?我們對這種檢討受害者的文化應不陌生。女性的被害,在很多衛道者眼中往往和道德瑕疵劃上等號。就連部分執法人員也作如是想。而一個正與妻子婚姻觸礁而暴走的警員更激化了膠著案情帶來的壓力。警方偵訊的每個男人都像兇手,卻都有不在場的證明,簡直教人抓狂。然而更怵目驚心的是,他們若無其事一致汙名死者的話語,等同另一場殺戮。所以死者閨密的崩潰哭泣,宛如反彈與控訴,編導安排在案情膠著、甚至被放棄追查後,重啟行動的關鍵人物,一個是舊案重查的女法官,一個是突破盲點的女警察,也分別點出以男性為主的職場盲點。《追兇12夜》聰明地把性別衝突包藏進刑案偵辦的過程。前者的矛盾,是否會如案情一樣,懸而未決?是很厲害的弦外之音。但本片全由男性得獎,如果因此遭到檢討,就太諷刺了。88分導演:多米尼克摩爾演員:巴斯蒂安布永、卜力藍內、寶琳塞里片長:115分鐘級別:輔15級上映日期:4月28日90分以上:神作!一定要膜拜80~89分:佳作!不看就沒話題了70~79分:普作!錢很多就看看吧60~69分:爛作!避之大吉60分以下:糞作!看完要洗眼睛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