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納扁英大將操刀文宣社群 賴清德出招爭取中間選票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賴清德到三明治新世代園遊會,與新住民、年輕父母互動。(翻攝賴清德臉書)
賴清德到三明治新世代園遊會,與新住民、年輕父母互動。(翻攝賴清德臉書)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提名即將揭曉,相較藍營雙雄爭霸,民進黨早在4月就提名賴清德。為把握搶先起跑的黃金時段,賴營組織先行,各縣市信賴台灣之友會陸續成立,第二階段,賴營將觸角延伸至中間選民,透過線上線下的分眾行銷,要讓民眾更認識賴清德。線上行動是創設YouTube個人頻道,由扁、英兩朝文宣幕僚群合力操刀,推出各種影片;線下的實體作法目前由中央黨部新住民、青年、性平部等部門設計,包括重啟校園演講、安排與親子、LGBT等各類KOL直播等。
「最近有一部非常紅的戲劇,(劇中)媽媽對爸爸說:『孩子的成長、家裡瑣碎的事情,也許都是很小很小的事,不過也是台灣未來的事。』這段話說穿了就是,一個家庭的事就是國家的事,未來我們會持續共同努力,來解決這些面向的問題。」賴清德7日出席民進黨舉辦的「三明治新世代」園遊會,引述近日熱播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台詞,宣示會繼續落實性平、關注新住民。
描述基層政治幕僚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右圖)熱播,賴清德也與黨工模仿劇中造型拍照。(翻攝賴清德臉書、《人選之人—造浪者 Wave Makers》劇照))
一位黨內幹部表示,賴清德被提名後,勤跑組織行程、參拜許多宮廟,從多份公開民調可觀察到,綠營支持者大致歸隊,表態率快要「盡磅」(台語,意指極限),因此除了持續鞏固基本盤,中間選票更是目前亟待強化爭取的。尤其2024大選很可能三腳督,民進黨若要爭取總統勝選、立委過半,定要盡最大努力爭取中間選民支持。

校園演講 走近年輕人

本刊掌握,黨內新住民部、原民部、青年部、客家部、性平部等部門,都將陸續「上菜」,推出活動強化賴與各族群、世代互動,除了三明治新世代園遊會,賴清德16日應政大學生會邀請,到政大與學生座談,以此為起點,重啟校園演講系列行程。
賴清德(中)剛就任副總統時,曾展開過一段校園巡迴演講。(總統府提供)
事實上,賴清德就任副總統後,也曾經進行過一系列校園演講,到成大、高雄大學、暨南大學等校與學生互動。不過,如今賴正式被黨提名,多了一個參選人身分,可以談的範圍更大;且他的首站政大,又是日前發起「反戰聲明」的部分學者所在學校,反戰聲明引發學界熱議,許多年輕人都有共同疑問,「民進黨會否引戰?」「台灣是否安全?」這些問題,賴清德都會一一說明。
黨內指出,從多份民調可發現,40歲以下族群是賴清德(右)目前最弱的區塊。(總統府提供)
黨內人士說,跟年輕人見面,不要自我設限只談居住正義、就業問題,年輕人對於國家未來也很關心。雖然從多份民調來看,40歲以下族群的確是賴目前最弱的區塊,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相對最強,但「喜歡看柯的影片跟要投給誰是兩回事」,爭取年輕人支持不是在網路社群上譁眾取寵、作秀,賴要做的是穩紮穩打,用理念與價值找回青年對民進黨的支持,「即便在年輕選票無法贏過柯,也要拉近與柯的差距!」

為新住民 增設事務部

賴清德就任黨主席後,將中央黨部婦女部改為性別平等事務部,並增設新住民事務部,以回應社會變遷。性平部主任李晏榕就任後,著力推動友善育兒,她告訴本刊,「性平部辦的活動,現場一定會請保母協助,要鼓勵年輕父母帶孩子出門參與公共事務。」性平部也初步規劃,盼安排賴清德與各領域KOL先後來場感性的夜間脫口秀,透過直播聊聊同志、親子、毛小孩等話題。
賴清德被提名後組織戰隨即起跑。各縣市「信賴台灣之友會」陸續成立。(翻攝賴清德臉書)
新住民事務部主任羅美玲則擬請賴增聘許多不同國家的新住民擔任諮詢委員。她說,過去民進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全是女性,且國籍以印尼、越南為主,但除了婚姻配偶的新住民,也希望納入更多國家、性別的新住民,例如歐美、東亞等,因就學、工作,最後在台定居者。除新住民姐妹團體,身為馬來西亞新住民的她也舉例,像她當初來台念大學,大馬學生在台灣有許多同學會組織,也會極力邀請他們來參加民進黨活動,讓他們認識民進黨新住民政策。

脫下西裝 塑造親和力

在直播脫口秀拍板前,賴近日先在YouTube個人頻道推出「看見,賴清德」系列影片。本刊掌握,該系列影片由綠營資深文膽、前文化總會祕書長林錦昌率團隊操刀。有幕僚直言,「看見,賴清德」系列影片首支是「萬里石頭路」,賴現身說法談兒時記憶,目的是讓大家看見不認識或還不知道的賴,但有綠營基層拿賴跟小英的社群操作做比較,認為影片剪接節奏偏慢,TA(Target Audience,目標受眾)不明確,甚至連賴在影片中的造型、氣色都有人有意見。
林錦昌(圖)是民進黨資深文膽,曾協助扁、英2人競選的文稿與發言。
不過,一名黨內資深文宣操盤手表示,每個政治人物特色不同,社群操作更不能只複製過去成功模式,小英當年競選連任時在社群媒體上打響的「辣台妹」人設,也是經過不斷嘗試才建立品牌,他並以柯文哲為例,柯擔任市長期間是花了8年才培養出現在的網路社群粉絲,「已是柯的天花板」。
他也透露,一名多次協助蔡英文大選的一線文宣幹部,將投入賴清德競選團隊,主控文宣社群。賴的網路社群粉絲,現在才要開始成長,YT社群目前還在摸索風格的階段,後續都有調整的空間,不必操之過急。
賴清德(左)在YouTube上的第二支影片,虛心徵求網友多給他意見。(翻攝「看見賴清德」YouTube),
誠如前述幕僚所述,賴清德YT很快就推出第2支影片,跳脫系列影片風格,賴穿藍色短袖POLO衫亮相,與競辦發言人郭雅慧活潑問答。他以行動回應網友建議「穿比較不正式的衣服拉近距離」,賴解釋,自己常穿西裝是基於工作場合的禮貌與尊重,但他也坦承,確實很多人建議他脫下西裝。

刻板形象 藉互動改觀

賴清德也在另一支文總拍攝的「來去總統府住一晚」宣傳影片中,與球星「魔獸」霍華德一同亮相。本刊調查,原本攝影團隊聽聞賴清德很有個人原則,提前設想許多說明方案要說服賴,沒想到賴不僅事前對腳本沒意見,到場後也表現隨和,還主動與魔獸聊了起來;魔獸問賴是否去過美國?賴說自己在美國念公衛、從政前是醫生,魔獸遂打趣要賴清德「幫我看看我是否健康」。
賴清德(左)與魔獸霍華德(右)在拍片之餘閒聊,魔獸還體貼地坐下來讓賴清德不用仰著頭講話。(翻攝賴清德臉書)
「他乍看是很典型的異性戀男長輩。」一名年輕幕僚直言,曾有年輕同志英粉覺得賴很傳統,但實際面對面互動後改觀。他說,賴對工作要求嚴格,但私下互動很好相處,不過,選舉時間有限,候選人無法親自接觸所有不了解他的人,才需搭建各種舞台,用符合個人形象的方式,隔空接觸不同目標受眾,「不是叫他表演,而是盼他真情流露,當然也會挑戰他的底線,就像大家一直叫他脫下西裝,最後他終於接受建議。」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