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9月談立委、10月喬總統 藍營近柯遠郭推動整合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之後,立刻遭遇國民黨中央堅壁清野的對待,連署路徑恐被壓縮。
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之後,立刻遭遇國民黨中央堅壁清野的對待,連署路徑恐被壓縮。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2024總統大選,非綠陣營整合再添變數,但也讓藍白合加快腳步!本刊調查,相較與郭台銘合作,國民黨、民眾黨並不排斥藍白合,雙方朝「9月先談立委、10月再談總統」2階段合作模式進行。國民黨方面已規劃10月進入深水區,討論藍白總統選舉要不要「配」,黨內操盤人士強調,在與柯營談合作前,應先與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取得共識,避免再次上演雙頭馬車的問題。
總統大選在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參選後,進入「四腳督」局面,對非綠陣營如何整合,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日受訪表示,以前就主張要溝通,可談雙方政策和理念,但不應是權位分配,他更說台灣人民有智慧,並非由政治人物領導潮流,而是他們被潮流推著走,很多事人民會替他們做決定。
針對非綠陣營整合,柯文哲持開放態度,但認為先聚焦政策與理念,而不是直接做權位分配。

藍營嚴禁 助郭連署

「郭董下週副手一公布,誰還要跟他喝咖啡?」一位藍營本土派中常委直言,郭以戰逼和的策略,其實只有別人讓他先做4年的選項,「這哪是談判,根本是逼我們投降!」國民黨沒有選擇,只有接戰,這一回合結盟的對象,當然是被郭影響民調最多的柯文哲!
「依黨章規定,所有黨員必須遵守黨的決策與決議,一致支持侯友宜,並嚴格防範包括為非黨籍總統參選人助選、助勢、連署、參與活動以及其他一切與國民黨決議相左的行為。」8月30日,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總統後兩天,國民黨考紀會火速發公文,向各地方黨部重申不得協助郭連署的禁令,違者將以黨紀重懲。
有別於黨中央正面看待藍白合,侯友宜顯得興趣缺缺,只願談下架民進黨。
只不過,有別於對郭台銘陣營堅壁清野,國民黨對待民眾黨卻顯得友善許多,黨主席朱立倫近期幾次公開受訪,完全不避諱談論與柯營的整合狀況,還一度透露:「每天都有一些進度、每天都有一些結果。」凸顯藍營朝「近柯遠郭」的策略目標邁進。
朱立倫不避諱公開談論藍白合進展,並已指派黨務一級主管與柯營溝通聯繫。

險騙高層 為郭造勢

本刊調查,藍營之所以選擇「遠郭」,除了不滿郭台銘今年與2019年2度爭取總統提名失利都撕毀團結承諾,今年還搞出獨立參選的戲碼,更扯的是8月28日宣布參選總統的前一週中常會,挺郭派還試圖「設套」黨務高層參加郭的造勢活動,使得黨務系統對郭的最後一絲信任也蕩然無存。
本刊掌握,8月23日、郭宣布選總統前5天,黨中央循例召開中常會,被視為挺郭派的中常委鄭正鈐,發言時強烈建議朱立倫在內的黨務高層,應出席27日由黨籍議長許修睿主導,在新竹火車站附近舉辦的「反貪腐、反暴政」活動。鄭正鈐話才剛說完,另一位中常委沈慶光就起身打臉,直指該場活動根本就是郭的造勢大會,質疑鄭心態可議。
郭台銘透露已鎖定副手人選,最快9月中旬啟動獨立參選連署。
「事實證明沈慶光是對的!」一位參與當天中常會的黨內人士不滿地說,要是朱立倫真聽進去鄭正鈐的建議,前往參加該場在新竹舉行的活動,不就等於幫郭台銘造勢站台,隔天郭即宣布選總統,「不只陷主席於不義,也讓侯友宜處境尷尬。」基於種種新仇舊恨,藍營才會拍板邊緣化郭營,與柯營合作。
本刊掌握,為展現與柯營合作的重視,藍營派出副祕書長以上層級的黨務主管與柯營聯繫,同時採取「先立委、後總統」的二階段模式進行溝通,且盡量克制不對柯營口出惡言,而是先把砲口對準執政黨。
「藍白已有默契,在有機會勝選的選區盡量合作,只推出一位參選人應戰。」黨務人士說,所謂「先立委」是指區域立委提名部分,非綠陣營若分裂形成三腳督,有可能保送綠營當選,雙方就會設法協調整合,像是前民眾黨祕書長謝立功棄選基隆,由藍議員林沛祥出戰、台中第一選區藍營有意禮讓民眾黨,讓前立委蔡壁如挑戰尋求連任的綠委蔡其昌,以及高雄第三選區民眾黨傾向不提名,讓曾選高雄市長的藍議員李眉蓁對戰綠議員李柏毅。

內部隱憂 三大問題

至於被視為深水區的總統選舉搭配部分,藍營研擬等到十月再開始跟柯營喬。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表示,這段時間先讓侯友宜、柯文哲各自努力,好好提出政策牛肉,讓參選人與選民都能從侯、郭、柯整合亂局抽離。背後的關鍵因素在於,藍營研判隨著區域立委與侯友宜聯合作戰,組織較民眾黨占優勢的侯陣營,後勢有望再提升。
「包括各陣營民調,郭台銘參選對柯文哲,至少吸走約5至8%的支持度,甚至在部分調查,侯友宜已從老三攀升至老二。」不具名的藍營輔選要角指出,如果此一趨勢未改變,對侯而言是利多、對柯來說則是利空,「愈靠近投票時間,柯營會愈來愈著急,我們的談判籌碼當然就增加,協調時更能掌握主控權。」
郭台銘多次喊話藍白陣營喝咖啡,引來柯文哲吐槽:「別每天在媒體放話,這樣誰受得了?」
儘管國民黨鋪排好藍白合的計畫與期程,但內部隱憂也跟著浮現,黨中央與侯營不同調。一位侯競辦人士向本刊透露,據他了解,黨中央與侯營目前尚未就「侯柯配」或「柯侯配」進行討論,「尤其,就侯與競辦執行長金溥聰的立場,要侯擔任副手幾乎不可能。」因此,黨中央與侯競辦應先取得共識,「與柯營合作的底線究竟是什麼?」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藍白合不僅要釐清誰當總統、誰當副手,雙方一旦確定攜手合作,屆時競選團隊如何重組與磨合?由哪一方握有主導權?以及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又該如何分配?這三大問題是非常現實且無可迴避的議題,「考量時間有限,黨中央跟侯競辦應盡快坐下來協調,以防內部喬不攏,再次上演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老問題,重創藍軍士氣。」
藍白要怎麼合?底線在哪?朱立倫與侯友宜仍未有共識,引發黨內焦慮。

藍白協商 雙頭馬車

對此,藍營輔選人士告訴本刊,目前侯營確實還沒有跟柯營「喊牌」的資格,黨內有人認為,侯當柯副手,不只政黨票可能掉到第三,連下屆總統大選最大在野黨的優勢都守不住,這也是黨內有人認為寧可再輸一次,也不能賣掉祖產,至於侯營跟黨中央如何抉擇,觀察指標就是金溥聰是否從侯營決策圈退場,由黨中央接手選務。
侯競辦執行長金溥聰近來鮮少出現在媒體前,一度被爆退出競辦運作,但相關說法被嚴正駁斥。
另一位中常委則表示,就連民眾黨人士私下都曾透過管道向國民黨探聽,「藍白合到底要跟朱立倫談,還是找侯談?」由此可看出即便藍營對外算盤打得再精,對內終究還是無法避免失算的可能。
藍白兩大陣營也都不諱言,郭是以相互毀滅、保送賴清德,當成是非綠必須合作的訴求;另一個觀察指標是,若郭正式展開連署,支持度卻撐不住2位數,愈選愈消風,尤其是對柯的衝擊逐漸變小,淪為攪局的人馬後,藍白合自然不必把郭納入談判對象。

經費核銷惹怒地方派系 郭營爆信任危機

儘管國民黨地方派系願涉險協助衝連署,郭陣營內部卻已悄悄上演信任危機。本刊調查,先前在全台遍地開花的「阿銘之友會」造勢,郭營允諾給予資源挹注或部分經費補貼,但地方派系後來得知要走企業請款流程,也就是憑單據才能核銷經費,使得向來習慣現金交易的他們大為光火。

更甚者,有些地方派系預先針對造勢活動撒資源,為複式動員打底做準備,未料臨時被告知活動取消,這方面已投入的資源究竟該由誰負責,造成郭營與地方派系歧見,累積下來動搖了雙方合作與互信基礎。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