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聯準會金融穩定報告顯示估值過高會員專區財經理財近期包括Tesla、Alphabet公布財報不如預期,高利率環境下,估值恐下調。文 王伯達攝影董孟航發布時間 2023.10.31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10.31 06:00 臺北時間Tesla公債殖利率達觀股市貶值殖利率美國Alphabet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財報公布 波動劇烈過去一週,全球股市出現大幅度震盪,最主要原因在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上週一度站上了5%的整數關卡,這是2007年以來的第一次。我在過去幾週的專欄中多次提到,高殖利率可能對經濟與股市帶來影響,而這個效應正在擴大當中。財報公布 波動劇烈在美國聯準會近期公布的金融穩定報告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報告表示,美國股市目前估值過高,而他們所提出的2個指標,分別是本益比與風險溢酬。9月的本益比在19倍左右,這個本益比大約只落後於2000年與2020年二段時間的峰值,同時也遠高過於長期中位數的15.55倍。風險溢酬的部分,則是指根據市場交易結果,所計算出來的股票相對於債券的超額報酬。這個數值越低,表示目前股票相對於債券越貴;目前在3%左右,大約只高於2000年網路泡沫期間的水準,同時也低於長期中位數的4.73%。如果殖利率能快速下滑,那麼,股票市場或許可承受相對偏高的本益比,股票相對於債券,也顯得不會那麼貴。但我在過去幾週的專欄中曾提到,高殖利率環境可能會持續更長一段時間,這麼一來,前述的高估值現象可能無法延續,而必須要逐漸回歸均值。這也是為什麼近期美國財報週,會引發劇烈波動的原因。許多財報不如預期的重量級公司,例如Tesla或Alphabet,市場對於他們的懲罰都非常嚴重,因為他們本來就享有相對高的估值,而在這高利率環境下,如果沒有辦法繳出符合預期、甚至超越預期的成績單,估值大幅下調恐怕是避免不了的情況。回到台股來看,台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以股利殖利率為買點的市場,不管是對散戶、或是對外資而言都是如此。而目前台股殖利率約在3.8%,略低於美元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對一個資金可自由流動的投資人來說,可能就會開始思考,如何配置才會更有效率,再加上近期亞洲貨幣普遍出現明顯貶值,也因此,我認為近期的台股,仍然沒有太多的上漲空間,投資人應當審慎應對。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