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有3秒的開心就夠 丁春誠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我們都習慣一個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但藝術不是,丁春誠認為就是因為藝術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才好玩。
我們都習慣一個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但藝術不是,丁春誠認為就是因為藝術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才好玩。
大家對丁春誠的印象是什麼呢?無論是「時尚F4」還是企業富二代,他巧妙地從時尚活動跨足到演藝圈,再從演藝圈走入了藝術策展界,現在丁春誠又演出電視劇《幸福房屋事件簿》,這些資歷林林總總加起來,變成一種無法定義的自成一格風範。也許別人看起來跳tone,但他游刃有餘。
20240626star001
總有人問丁春誠為何要當藝術策展人,但想想自己的經歷、身邊的資源,似乎早已悄悄地幫他打下了基礎,猶如水到渠成,自然地做起這份工作。
藝術策展人這個工作乍聽之下相當陌生,畢竟我們只記得創作者,很難會注意到背後的策展人,但這對他來說一點也不突兀,「組織一件事情,把自己的想法,從文字跳脫到立體的過程中,很好玩,那是一對多、不斷在思考的過程。」

跨界再跨界 丁春誠

1984年11月21日生,以模特兒身分參與走秀出道,曾演出電視劇《白色之戀》而廣為人知。2020年受邀為One Art Taipei策展,得到最佳策展的肯定,經營Tin Tin Studio策展事務所。最新演出作品為《幸福房屋事件簿》,於中視、三立都會台等平台播出中。

在藝術領域 被挑戰才算對話

20240626star001
丁春誠說,在藝術的領域裡,被挑戰是很棒的;沒被挑戰,代表沒人知道。
相較大多數人覺得藝術很難被單純定義、望而卻步,可是丁春誠就喜歡天馬行空帶來的樂趣,「當我看到藝術家的想法、計畫,然後加以立體化、全部都整理好的時候,會很感動。」即使這樣帶來的開心很短暫,僅有3秒、5秒,但反而會不斷督促自己產生新的想法與計畫,再去找不一樣的創作者合作,「現在創作者很多元,甚至是數位的,DJ也可以當藝術家,乃至於很多數學家或工程師,他們都把他們自己的專長,變成一種藝術的表現。其實很簡單,它就是用你自己的理解,然後去講一句想要講的話,跟別人產生一些互動。」
當然所謂的藝術展覽的論述也不斷在改變,以前那種靜靜地看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誰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起活動、造成一種行為藝術,例如有人發起「在大安森林公園一邊哭一邊跨年」,硬是把電影《愛情萬歲》橋段延伸到現實中,甚至賦予新的意義。所以,我們還需要藝術策展人嗎?
20240626star001
《不良執念清除師》陳家逵(左起)、季芹、鍾欣凌、丁春誠扮演兩對於公於私,彼此都是好交情的夫妻檔,但私下卻是暗潮洶湧。(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因為在藝術的領域裡面,我被挑戰是一件很棒的事,如果沒有被挑戰的話,就代表沒有人在關注這件事。」丁春誠用正面的想法去看待社群媒體的發達,甚至AI科技的演變,畢竟藝術發展史上,每天都有各種意識的碰撞在發生,「每個人看一個創作,跟作者要傳達意識的角度不一樣,對我來說這是很好的互動。這樣才能構成對話。」
20240626star001
關於藝術家的脾氣,丁春誠說自己就是臉皮厚,也習慣被拒絕,但學會傾聽對方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只是看完了,就只能說「喔,好棒喔,看完了。」然後離開,代表其實沒有產生任何的想法,丁春誠說:「在社群媒體高度發展、人人都很在乎自我意識跟自我表達,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溝通跟互動模式。我的想法是,有這種不同的聲音,才能讓你變得越來越好。」

應對藝術家 傾聽加上臉皮厚

20240626star001
現在的創作者或是演員,每人的身分都很多重,不是只有單一的面向,丁春誠自己就是如此;策展就是把不一樣的東西,組合在一起,這是樂趣所在。
然而我們也常用「藝術家脾氣」,來形容工作上那些頗有原則、難以妥協的人,策展人怎麼有辦法同時應付這麼多的「藝術家脾氣」?丁春誠認為聆聽很重要,像是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他很隨興地走入一個不是很正式的場地,裡頭都是很年輕的族群,與在藝術博覽會看到的人比較不同,「我看到有一個人坐在角落,覺得對方是我關注了很久的某個俄羅斯藝術家。我就拿他的照片,先問身邊的朋友,是不是他?後來又直接問對方,他回答:『不是我喔。』我想自己有時候臉盲,很難認出外國人的臉,覺得都長得滿像的。」但是又仔細一瞧,對方穿的那件外套,就跟照片上的一樣啊,怎麼會認錯?此時對方才說,「對,是我啦。因為我的名字發音很難,所以常常別人講我的名字,我都聽不懂。」
20240626star001
《幸福房屋事件簿》的丁春誠,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形象,面對各種困難總是優雅應對。(逆光電影提供)
當然很多歐美藝術家本來就有強烈自我意識,要說服他們參與新的企劃,會更在乎自己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吸引的人群是否與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樣?「要很有耐心去聽他們想講的內容,即使已經談了兩、三次,最後也有可能被拒絕。」丁春誠說反正臉皮很厚,也很習慣被拒絕,但過程中也學到如何去傾聽別人講的話,「當你知道別人要什麼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去達成這個目標。所以我覺得就是聆聽跟尊重。我完全可以理解,很多創作者認為作品就是自己的寶貝,因為我也是個創作者,用這立場去理解是更簡單的途徑。」

在攝影機前 拍戲當成在策展

就如同重新回到攝影機前拍戲,丁春誠說這也像是完成展覽一樣,過程中需要很多團隊支援,「每一個案子都是如此,團隊每個人都要提出自己的專業、組合在一起,我理解到我是劇組其中的一部分,又怎麼跟大家搭配。可能攝影師有主觀的角度,我有我想要表達的方式,導演覺得整體看起來該如何。」
20240626star001
身為獨立策展人, 丁春誠說有時候要扮演多重角色, 要追求藝術價值,也要有娛樂成分, 最好在社群媒體上有影響力, 甚至要給藝術家建言,如何兼顧公關效應。
當然策展人會有壓力,演員也有,甚至也經歷過在很辛苦條件下完成的時刻,但他認為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集體去完成的過程,還是最吸引我,無論是演戲還是策展,都有好玩的部分,我還是把它當作人生當中,一個很棒的旅程。我都很興奮、很開心,可以做很熱情的、也是自己喜歡的事。」

場邊側記

大家一定很關心,藝術家多半都很難賺到錢,策展人呢?豈不是更不容易維生?丁春誠說自己剛開始接觸很多公部門的標案,但後來發現很不適合,因為每次都會把最後一分錢剛好用完。

「有時候會覺得,這工作很像在服務別人,但是我還是滿多自己的堅持。譬如我會覺得哪幾個東西不能省,哪些的品質一定要維持到。因為不可能樣樣都滿意。」

化妝:Albee(backstage) 髮型:Joe(Nuance Apartment) 造型:Claire Woo 服裝提供:Fendi、Ferragamo 手錶提供:Piaget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