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不顧父母阻擋 2化工博士棄教職捨竹科成美妝保養品頭家

德典生技集團創辦人謝玠揚、蔡松霈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謝玠揚(左)與蔡松霈(右)是台大化工博士,研究所時研製出保養品後,一起創業成立德典生技。
謝玠揚(左)與蔡松霈(右)是台大化工博士,研究所時研製出保養品後,一起創業成立德典生技。
10年前推出洗臉機即爆紅的美妝保養品牌霓淨思,這幾年受到不少網紅青睞、推薦。母公司德典生技2位創辦人謝玠揚與蔡松霈,在台大攻讀化工博士時,因為「不想輸」,幫學妹調配出玻尿酸保濕原液,開啟創業之路。
扛下親友對他們讀到博士去賣美妝保養品「是腦袋壞了嗎」的質疑,2名理工宅男埋頭苦做,19年來靠著研發、生產能力,成為台灣唯一擁有自家工廠的醫美品牌,還幫同業代工,在業界占有一席之地。雖然前幾年西進卡關,經歷股東重組的挫敗,2人重整事業體,讓德典就算磕碰留疤,也能盡快修復。

霸氣攻外 謝玠揚

  • 出生 1975年(49歲)
  • 家庭 未婚
  • 學歷 台大化工博士
  • 經歷 德典生技執行長
  • 休閒 健身
  • 座右銘 不能輸,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 經營心法 員工永遠是企業最大的資產

沉穩守內 蔡松霈

  • 出生 1975年(49歲)
  • 家庭 已婚,育有1子
  • 學歷 台大化工博士
  • 經歷 德典生技管理處處長
  • 休閒 登山、健行
  • 座右銘 在看不見的地方努力,才能被看見
  • 經營心法 不斷學習,一直接觸新東西
在德典生技的會議室裡,謝玠揚與蔡松霈撕開包裝,對著鏡子熟練地將面膜浮貼上臉,2個近50歲的大男人,膚質都不差,他們坦言不若女性保養做整套,但身為美妝保養品公司創辦人,擦化妝水、精華液等基礎保養還是免不了。

不能輸牛爾 學長賭口氣

「我們午休在辦公室會敷面膜,很舒服啊!不限時間、想敷就敷。有人說敷面膜不能笑、不能說話,我們要當謠言終結者。」謝玠揚毫不在意地「以身試法」,大笑說:「其實都沒關係,這只是廠商為了要讓消費者覺得這件事情很隆重、要有儀式感而已。」
20240702bus001
研發出新品時,謝玠揚(左)與蔡松霈(右)會先試用,2人平時在辦公室也會敷面膜保養。
2人從外型到個性都是2個極端,有健身習慣、較為結實的謝玠揚外向霸氣、口若懸河;喜愛登山、健行,身形精瘦的蔡松霈則內斂沉穩,偶有冷面笑匠的神來之筆,採訪時大多時候都是謝玠揚發言,「我們是互補型,朋友當12年才合夥做生意。品牌主要是我主導,行銷、業務、去外面吵架、下跪道歉、交際應酬由我負責;會計、行政、研發和工廠事務歸松霈。」
2人研究所畢業後,就一起創業成立德典生技,旗下霓淨思是台灣最早出海打天下的美妝品牌,也是目前台灣銷售亞軍的醫美保養品。集團子公司德昂生技負責生產,也幫不少同業如「我的心機」、「未來美」代工,「我們是研發出身,也是台灣唯一一個自己有工廠的美妝保養品牌。」
20240702bus001
10年前霓淨思跟著風潮推出洗臉機,以平價、高CP值,讓品牌更廣為人知。
德典的起點源於「學長不能輸」的傲氣。2人都是台大化工博士,從大學就同班,「2003年學妹看牛爾老師的書要DIY做面膜;我們是學長嘛,就很不爽,化工系,還是生醫工程,怎麼可以輸?那天下午我跟松霈還有另外6個人,一人掏300元到後火車站買原料、24個瓶罐,調了玻尿酸原液,證明我們也會。」

親友成主顧 畢業即從商

沒想到拿到成品的親友團一試成主顧,「再拿就要用買的,一瓶30毫升,賣幾百元,2年賺了100萬元,就覺得這件事好像可以做,那筆錢也成為創業基金。我們可能是上下幾屆很另類、奇怪的發展路程,一畢業就從商。」
不過,當時雙方家人都不贊同這個創業決定,「他們覺得是小打小鬧、不務正業,後來算是被迫接受。」
20240702bus001
謝玠揚(右)與蔡松霈(左)從大學到博士班都是同學,二人是台大化工研究所少數畢業即創業的校友。(德典生技提供)
謝玠揚的父親是跟隨蔣中正一起撤退來台的老兵,年紀很大才娶了小17歲的妻子,生下2子,「我媽想我當醫生,但我早就跟她講我不想,我不敢解剖,加上我也比較反骨啦!」
蔡松霈的父母親是南部人,後搬遷至新北樹林開了塑膠射出廠,養大2個兒子,「爸媽希望我當老師、教授,比較穩定!但讀博士到後來,覺得自己對研究沒有那麼大的興趣,覺得還是去外面工作或什麼。」同學們若沒從事教職,大多進科技業當工程師,獨獨他倆成了少年頭家。
當老闆比想像中難,是在頭洗下去之後才知道。「2005年登記,入股的除了學弟妹,還有我家教學生的藥師媽媽、學姐的醫師男友,隔年辦了個小型發表會、設官網,發覺事情不太好玩,都還是只有那票人在買,沒有新客戶,網路也沒有流量。」謝玠揚驚覺做品牌、零售,必須要有辦法賣給陌生人。
20240702bus001

PayEasy攢名 遇危設工廠

「我們就是理工出身,還讀到博士,只會一路做產品,其他什麼都不會。」那一年2個宅男走出實驗室,開始到台電、醫院的福利中心、公家單位的餐廳擺攤,賣自家的8款保濕、美白、抗老保養品,內向的蔡松霈也要努力接觸客人,「那年代沒有自媒體,也不知道怎麼宣傳,傳統媒體廣告對我們來講是天價。這些地方可以租位子,客層是年齡高一點的媽媽,我們解說、讓她們試用,初期就是這樣推廣,加上老客人幫忙口碑行銷。」
只是這一年業績並無明顯增長,「隔年我們想說一定要上一個像樣的通路。」寫信給藥妝通路沒下文,購物中心、百貨不搭理,「沒知名度啊,還有過約好時間到門口等了2小時,對方出來說沒有這個meeting。」2人心態都沒崩,「沒有聽過的牌子被這樣對待很正常啦!被拒絕習慣就OK了。」兼了多個家教工作的謝玠揚,後來透過學生家屬牽線,終於在網路平台PayEasy上架。
20240702bus001
德典研發出新產品時,會找與設定客群條件相似的員工試用,並於使用前、後檢測肌膚狀態,確認產品的有效性。
首月業績慘澹,第2個月他們決定出奇謀,「只要付99元就寄5毫升試用包給你,(這個金額)連運費都不夠,賠本賣。」第3個月遇上平台檔期,業績終於成長,賣了90萬元,霓淨思也開始有知名度。但開心不到3個月,謝玠揚突然接到一通銀行電話。
「我們有配方、自己會做,但實驗室的東西不能賣,得找代工。當時銀行打來問我們跟工廠有沒有帳務還沒清的,因為他們已經3個月沒償還本息了。」謝玠揚與蔡松霈覺得不妙,立刻前往桃園八德,「人去樓空,連冷氣孔都是空的,突然間沒有代工廠,可是還在上架、賣得正好,庫存只剩半年。」
就像做實驗,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他們拚著找地點、申請廠證,「那時候對外業務、平台溝通很多事情就讓玠揚負責,我專心處理工廠這部分。」半年後新北新店的工廠順利完工、開始生產。
「花了一千多萬元,當時青創貸款申請不下來,還好前30幾年做人還算成功,親朋好友願意投資幫忙。」謝玠揚直言,「我們2個就是很標準的沒有家族資金挹注,需要找外部資金,所以很早就開始正式地開股東會、董事會。」
20240702bus001
霓淨思10年前開始製造、銷售面膜,目前占營收一半以上。

西進虧近億 回台暗垂淚

生產問題解決,成功進駐網購平台,2人清楚還是得想辦法搶進實體通路,「我們去莎莎提案,多給他們抽成,才成功上架。」後來莎莎帶著霓淨思進軍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成為台灣第一家出海的美妝品牌。
「我們創業前幾年雖然很多困難,但都過關。2009年行銷公司幫我們上架屈臣氏,我們找到女星林心如代言,不到一個月康是美就來找我們。2010年營收破億元,覺得世界很美好,但後面就是痛苦的開始。」因為透過行銷公司,除了手續費,進貨也須被抽成,退貨也要抽物流費,「財報很漂亮、營收在成長,但金流就是很卡。」謝玠揚回顧當時的自己不夠聰明,「但沒有透過他們,我們也無法上藥妝店。」
最卡的時候,恰巧台灣創投圈突然瘋狂投美妝產業。謝玠揚的腦袋像是內建Excel表格,年分、事件、金額,每一項都清清楚楚,「當時LV投達爾夫(DR. WU),有電子業的2代台商投我們,就解決公司的財務問題。」
20240702bus001
德典的2位創辦人在集團各司其職,蔡松霈(中)這幾年主要負責研發、廠務。
新股東的父執輩多在中國發家致富,因此他們都看好對岸經濟,便推著霓淨思西進。在中國各省找省代理經銷,也上跨境電商平台「天貓」開店,「省代拿貨賣,只要一次不給錢,我們就會虧。網購流量好,但費用高,物流費也貴,都沒賺到錢。其實雙11退貨率非常高,真的賺到錢的可能只有平台、頭部商家(同類裡出類拔萃的商家)跟大網紅。」
2020年終於決定結束中國市場,「在對岸8年虧了快1億元,中間也覺得怪怪的,但時間軸往回拉5、6年,那時所有人都認為中國市場大、穩定,股東也覺得遲早會賺錢,他們會繼續相挺。」回台後,2人與這些2代台商股東們協議,股東們決定撤出。
謝玠揚用詼諧的方式述說當時的低潮,「我週末都會進公司,松霈一般都要陪老婆、孩子,那陣子他會假裝東西放辦公室忘記拿,實際上他知道我很挫敗,會一個人在辦公室一直哭,要來看我還有沒有呼吸。」
蔡松霈淡淡補充:「跟股東意見不合都是他出去擋,他的憤怒比較外顯,後來我就是擔任潤滑、安撫的角色。」

同業成股東 寶雅是戰友

沒有職場劇裡的兄弟擁抱或是Men's talk,彼時2人必須解決問題,「谷底絕對不是幾天或幾個月的事情。你不開始處理就處理不完。」謝玠揚落寞了2週就逼自己走出來,「我的個性是做了就要做到好。」
當時2人分頭去找新股東,「我們很自豪的是沒有讓同仁們感受到太多不安,大概動盪就是2、3個月,但整個事情處理好大概花了快2年。」
20240702bus001
德典創立新品牌「LE BORN」搶攻身體乳液、髮品、香氛等市場,未來還計畫開設專門店。
令人吃驚的是新進股東不少是同業,「他們才知道我們是有在賺錢的啊!」加上德昂也有幫他們代工,讓新股東頗具信心。「我們的優勢就是有廠、有產品開發能力。保養品成分加到多少量就多有效,我們比較厲害的是成本算得很精準,我們出A醇,就是可以比人家濃度高,還更便宜。」
雖然在中國跌了一跤,但台灣營收一直穩定向上。「我們10年前開始做面膜,然後推出洗臉機爆紅,而且每年研發3到4款新品,加上押對通路,在寶雅還很小的時候就進去,有革命情感。」所以踏進寶雅,第一個看到的都是霓淨思的櫃位。「如果當時不是分神每週去上海,應該會成長更快。」謝玠揚感嘆。
20240702bus001
德典在寶雅規模還很小時就進駐,蔡松霈(左)與謝玠揚(右)現在有空還是會去巡櫃。

整頓後攀頂 再創新品牌

在台灣,霓淨思一直鎖定本地客,前幾年疫情期間觀光客進不來,對德典並無影響,經過3年整頓,去年營收達到5.6億元,是創立近20年來最高峰,謝玠揚總算能鬆一口氣;前幾年他重回校園念台大EMBA,想多學一些管理知識,也讓自己在心態上歸零、重新開始。
這2年德典又創立了新品牌「LE BORN」,生產髮品、身體乳等,未來還有香氛系列,不再只是固守美妝保養。
「我跟玠揚說過,如果真的要賺錢,當初應該去台積電、聯發科,有幾個同學都已經退休好幾年了,我們還在第一線很努力地做。」蔡松霈露出淡淡笑容。
20240702bus001
從大學時就是同學兼好朋友,喜愛登山的蔡松霈(左)曾揪謝玠揚(右)一起登頂玉山。(德典生技提供)
創業維艱的過程不好受,「很累的時候也會後悔創業啊!」曾想過放棄,卻沒想過拆夥,2個好兄弟一個夠衝、勇於突破框架,一個理性思考、適時當緩衝。這些年遭遇的挫折讓他們成長,但並未在他們臉上鑿出太深刻的痕跡,隔著玻璃窗看著身穿白色實驗衣的謝玠揚與蔡松霈,仿若看見當年在實驗室裡堅持不能輸的2位學長,合作無間,始終如一。
20240702bus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