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那個聽海哭的時代 施名帥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演員會經歷各式各樣的角色人生, 施名帥在下半年有許多作品陸續問世,展現他表演領域的廣度及深度。
演員會經歷各式各樣的角色人生, 施名帥在下半年有許多作品陸續問世,展現他表演領域的廣度及深度。
今年下半年,一直看到施名帥冒出來。一下子在公共電視大戲《聽海湧》流浪於二次大戰的南洋婆羅洲,一下子在《角頭—大橋頭》體會到江湖無情冷暖,還有《乒乓男孩》化身為桌球教練、提拔兩位小選手,真的是古往今來、亦正亦邪,全都難不倒。

甘願自討苦吃 施名帥

1982年8月23日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以公視學生劇展—《自由人》入圍第49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阮三个3》榮獲第57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新作《聽海湧》於公共電視頻道播出。

各種時空穿梭自如,這不就是演員的工作嗎?聽起來不是很好玩嗎?施名帥說不是這樣,演戲是很消耗體能的,「去年拍完《角頭—大橋頭》,接著是《聽海湧》,那達到我人生的顛峰,都是很難的角色、拍攝過程非常辛苦,就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說『為什麼我要當演員?』『為什麼我要去經歷這些人的痛苦啊?』」
20240815star001
接連參與《角頭—大橋頭》與《聽海湧》的拍攝,連施名帥也忍不住會在夜深人靜時反問自己,為什麼要去經歷這些人的痛苦。

滿足幼時好奇 靠近南洋歷史祕密

所有的痛苦都有一個動機,施名帥選擇《聽海湧》、演繹二次大戰期間的日軍戰俘,某個程度是為了滿足小時候的好奇心,「那時候聽阿嬤說:『隔壁哪一間、哪一家,那個人就是從南洋回來的啊,可是不要講喔!』到底為什麼不要講?只知道『下南洋』,到底是幹什麼的,也沒人知道。」
20240815star001
《聽海湧》中,施名帥扮演二次大戰時期,遭日軍監禁於婆羅洲戰俘營的羅領事。(公共電視提供)
童年時只知道這是一種以訛傳訛的神祕,慢慢長大後,才知道這是歷史下的祕密,因為台灣還是日治時期的時候,也有台灣人跟著日軍去打仗,一部分人就到了南洋當起了戰俘營的監視員,「我們好像多多少少知道這段歷史,可是對於這段歷史是模糊的。太多人不講、也不敢講,因為他們回來之後,突然間二次大戰結束、身分改變,變成中華民國的公民。」
當然我們可以宏觀一點,《聽海湧》是某種歷史下催生的小人物悲劇,但身為演員,在擁抱這個題材時,還是有些無法克服的地方,不光是當時的身分認同、政治觀點,跟現在完全不同。「即便我有點年紀了,也覺得很難體會。」施名帥說:「演繹它的時候,其實不能只有理解,你得無限地去靠近它;那個無限的靠近,對於生理跟心理都產生很大的壓力跟傷害。」
20240815star001
施名帥說演戲不能只是理解,要無限地去靠近它,對生理跟心理都產生很大的壓力跟傷害。

交流異國演員 看劇本不自覺落淚

生理上來說,被關進戰俘營的人,又是在二次大戰期間,就是得面黃肌瘦,「大家會互相提醒,碳水化合物少吃一點,或者可以減少糖的攝取。」施名帥說,拍戲時關在高雄的飯店,每天就是往返片場的生活,「有時候看一看劇本,就會不自覺掉下眼淚,因為你真的沒有辦法忽視,在那個戰爭底下每一個人的恐懼跟寂寞。」就如同劇名所提到的,每天都是聽著海浪的聲音,每個人的面前都是同一片海、頭頂上都是同一片天空,「可是你離家就是這麼遠!」
20240815star001
有時候看一看劇本,就會不自覺掉下眼淚,在戰爭底下每一個人的恐懼跟寂寞,讓施名帥無法忽視。
這些對於劇情、背景歷史的理解,本來只是個人見解,但也在拍戲的過程中,跟來自不同國家的演員交流後,大家都發現了一些異同。
施名帥說:「拍攝的時候,其實也有很多澳洲演員,他們說根本不知道這段歷史,也對這些劇情內容有很深入的反饋。因為澳洲在二次大戰的時候,其實是一路被日本打敗、一直打輸的,所以他們本來對這段歷史就覺得有一點遙遠、不願多提。對日本人來說也是,對於台灣人來說更是個祕密,因為戰後國民政府來接收(台灣),(台灣人)怎麼好意思說:『我當過日本兵!』當時講出來,可能還有生命危險。甚至這些人當中,很多是戰爭結束後、被關了10年才放回來,從來就沒有人願意說出來。」

戰火扭曲人性 生命經驗法則失靈

當然還有在戰火下的殘酷,每個人都不知不覺為了生存、不得不扭曲人性;乃至於戰爭結束後,沒有人可以面對自己,「當你都是面對完全語言不通的人,可以很直接、完全沒有惻隱之心,把他們當戰俘虐待。那些東西,是無處宣洩的。就有點像我們現在看非洲的童兵,他們拿著AK-47衝鋒槍在掃射一樣,『這些孩子,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本來演戲,應該要每個人從自己的生命經驗當中,找到一些可以參考的切入點,但是這個方法在這裡卻很難派上用場,施名帥說:「因為這個東西,太難轉換、太難面對。」儘管他也承認,當初欣賞《聽海湧》的故事脈絡與人物情感,卻想不到為什麼一定要自己來演不可,「我不確定能不能做好,這麼好的劇本,拿去找誰、誰都願意(接演)啊,不一定要找我。但它就找了我,我不確定能夠做好,所以在拍攝的過程,其實也都滿戰戰兢兢。」
20240815star001
演戲本來是從個人生命經驗當中,找到相對應的切入點,但施名帥說這一次,這個方法卻很難派上用場。
在歷史上,施名帥角色的原型人物並沒有順利離開戰俘營,但在戲劇中,卻讓他成為離開的那個人,「也許對他的後代來說,這是一種致敬,就在某個層面讓他離開了,即使他的人生在那裡結束。」那些現實無法彌補的缺憾,成為戲劇的浪漫。
20240815star001
《角頭—大橋頭》的施名帥是嘗試展開第二人生的阿猛,最後也不得不向江湖規矩低頭求生。(曼尼娛樂提供)

場邊側記

對於下半年頻頻在不同作品露臉的高密集曝光度,施名帥說演員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拍攝,「只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戲會被播出來,不會知道下一齣會是哪一部戲。」但如果觀眾把這些角色都混為一談的話,那麼「就當作前世今生好了!」

化妝、髮型:vivianlin/Huan2.studio 造型:Claire Woo 服裝提供:The SPAACE、ARTIFACTS、Bally 鞋子提供:ALL SAINTS、Bally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