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17日發生駭人聽聞的蝸牛小米粽中毒事件,造成3死9傷慘劇,台東地檢署緊急會同法醫所及衛福部毒物專家展開調查,解剖採驗相關人的檢體、食材及鍋具,發現被害人體內及搗米用的米臼與吃剩的小米粽,都含有劇毒農藥托福松,確定是人為因素釀禍,但究竟是不慎混入或蓄意添加?仍有待釐清,全案正朝過失致死或殺人重罪的方向偵辦。
【時事焦點】親友送小米疑遭摻托福松 台東肉粽3死案朝人為因素偵辦

台東金峰鄉原民部落爆發小米粽中毒釀成3死9傷慘劇,衛福部查出劇毒農藥托福松被搗入米臼製成小米粽,台東地檢署會同法醫確認死者及傷者體內都有相同的農藥反應,確定是人為因素惹禍,衛福部並從吃剩的小米粽殘留食材,檢出托福松濃度高出近3年市面抽驗的違規殘留量近800倍;經查該批小米是83歲阿嬤的一名親友所送,是否被人蓄意或意外誤摻托福松,還是在製作小米粽的過程不慎混入?檢警正加速釐清,真相呼之欲出。

10條小米粽 共釀12死傷
托福松是紅色顆粒狀的有機磷類劇毒殺蟲劑,多用來防除農田或果園的地下害蟲,具有濃烈的蒜頭或瓦斯臭味,刺鼻味道令人作噁,已很少人使用,就連販賣的農業行也不多,若不慎食用,急性期症狀包括抽搐、大小便失禁或呼吸衰竭,一般在5分鐘到半小時就會出現反應,因此,除了買賣須實名登記,外包裝還註明很危險。

詭異的是,該批小米是死者曾姓阿嬤的一名親友所送,到底是送來時就被摻入托福松,或是搗米時托福松被倒進米臼,連同小米被搗碎再包入豬肉、蝸牛及竹筍等內餡中,蒸煮為10條小米粽,成為釐清全案的最大關鍵。

本刊調查,台東地檢署已將全案列為他字案,並加派一名檢察官協辦,連日來除了派人在台東地區追查托福松買賣紀錄,還密集約詢阿嬤的親友,了解托福松來源及製作小米粽的背景等,包括廚房光線、阿嬤的身心健康、案發時與其他親友有無喝酒,以及家庭狀況等細節全都要查。

此外,由於阿嬤死後,來守靈的親友接連食用該批小米粽,第一時間為何沒人反映粽子有異味?是否有其他親友一起參與製作?親友間有無財產或感情紛爭?諸多疑點都是專案小組欲釐清的重點,以研判是否有下毒的動機。
衛福部證實 無關農藥殘留
專案小組會如此謹慎是因2013年發生在新北的鹽奶案,當時3月大的女嬰緗緗因家族嫌隙,遭伯母4度在奶粉加鹽報復,導致高血鈉症,急救後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雖然凶嫌表示只想讓女嬰拉肚子,沒想過會鬧出人命,亦無殺人意圖,但在女嬰的奶裡加料,手段殘忍,惡性重大,最高法院仍依傷害致死罪重判20年定讞。

這起小米毒粽案是否可能為鹽奶案的翻版?抑或與家族糾紛有關?或是不慎誤加農藥所致?專案小組不敢大意,仍持續追查。
衛福部派出的毒物專家在已逝的阿嬤家中檢驗,包括鹽、味精、醬油、廚房置物櫃的食材與容器全都不放過,並在製作小米粽的米臼中採集到殘留的小米粉,驗出托福松殘留值達1,323毫克/公斤,濃度高得離譜。

一名衛福部官員告訴本刊,即便屬於旱作的小米在種植時使用農藥,正常殘留值也不會高於1毫克/公斤,因此研判與小米在種植時的農藥殘留問題無關,顯然在製作小米粽的過程不慎或蓄意加入托福松的可能性大增,與檢警懷疑的方向不謀而合。
病症太凶猛 排除蝸牛釀禍
除了從米臼採集的小米粉,驗出高濃度的托福松農藥,衛福部檢測吃剩的小米粽內的小米、內葉、豬肉、蝸牛及竹筍,分別測出托福松濃度405、150、60、42及32毫克/公斤,明顯高出近3年市面抽驗的最高違規殘留量60至800倍。

根據食藥署近3年監測1.2萬件農產品,檢出托福松農藥41件,超標僅11件,濃度介於0.01至0.51毫克/公斤,若以老鼠致死的劑量1.6毫克/公斤推算,每條重300克的小米粽約含67毫克的托福松,一般成年人只要吃下一條毒小米粽便可能致死,嚴重性超乎外界想像。
全案倖存者已有3人返家休養,6人仍住院觀察。案發時外界一度懷疑跟蝸牛有關,不禁讓人聯想1975年間,金蘭醬油創辦家族第2代鍾秋桂一家人,誤信生吃蝸牛可以養生,在別墅內生食非洲大蝸牛,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導致全家幾乎滅門,進而懷疑本案的元凶可能是蝸牛內餡。

不過,患者吃過蝸牛小米粽後,到院時出現全身發抖、失去意識等症狀,而插管時口鼻分泌物很多,甚至有人呼吸衰竭而死,加上患者身上散發疑似農藥味,另有瞳孔縮小症狀,醫院立即研判是中毒,但若是蝸牛寄生蟲釀禍,通常需要幾天才會發病,病症不會來得如此迅速凶猛,因此第一時間幾乎就排除蝸牛不乾淨所致。

另有人懷疑是包裹小米粽的葉子誤用到有毒的大葉曼陀羅,不過,曼陀羅葉內含生物鹼,嚴重時確實會導致意識不清、抽搐,甚至死亡,但若是此類型中毒,瞳孔理應放大,與本案患者瞳孔縮小狀況不符。
法醫所出手 檢體北送分析
病理分析報告尚未出爐前,醫院即推測本案恐與化學物質中毒有關,立即層層通報,檢警也大陣仗偵辦。
果不其然,法醫所擔心台東地區檢測量能不足,主動協助檢方偵辦此案,立即調派法醫前往協助解剖遺體,並將檢體送至台北深入分析,從3名死者及9名傷者體內、血液或尿液均驗出托福松,讓案情輪廓浮現,相信真相很快就會明朗。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